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不過此人年輕的時候,博覽群書的,因為父親死得早,他便跟著叔父諸葛玄,後來諸葛玄也下世了,就跟著大哥諸葛瑾過活。諸葛亮是個胸懷大志的人,他知道自己今後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業,所以就積極的「交圈」。
諸葛亮避難在襄陽十四年,能夠由一介書生成為大名鼎鼎的「臥龍」,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他比較喜歡交圈。
當時在襄陽,有三股比較強大的勢力,形成了兩個影響比較大的圈子。一個是以劉表為代表的政治勢力和以蔡瑁、蒯越為代表的地方豪強勢力,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圈子,我們姑且把它稱為政治圈子。
這個圈子的核心人物是劉表,骨幹有蔡瑁、蒯越、蒯良等。另一股勢力,是以龐德公、司馬徽為代表的地方文化勢力,他們也形成了一個圈子,我們不妨把它稱做文化圈子。這個圈子的首領是龐德公,骨幹有司馬徽、徐庶、諸葛亮、龐統等。
其實這個圈子是有聯繫的。荊州牧劉表跟諸葛亮的襄陽名士黃承彥是連襟,劉表和黃承彥同是蔡瑁的姐夫。諸葛亮的大姐夫是襄陽豪族蒯棋,二姐夫是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劉家、蔡家、蒯家、黃家都是襄陽了不起的人家。
基於此,諸葛亮一家也在緊旗密鼓的進行交圈。
投奔黃承彥門下,做了黃承彥的女婿。一個女婿半拉兒,何況是大名士黃承彥的女兒。不過黃承彥的女兒長得並不漂亮,而諸葛亮卻是才華橫溢風流倜儻,在古代講究郎才女貌的年代,諸葛亮卻心甘情願做了醜女黃月英的女婿。當時人說:「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其實做了黃承彥的女兒,正好可以進入上流社會。
只有擠入劉表的圈子,才能瞭解到一般人瞭解不到的擴大自己的交往面,結識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搜集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信息,高屋見瓴地鳥瞰全局,對全國形勢做出準確判斷。
事實上,也是如此,諸葛亮躬耕南陽,本就是當地的一個農民,由於黃承彥的圈子才讓他如魚得水,遇到了司馬徽等人,乃至成了當時街頭巷議的明星,所以有了說諸葛亮交圈,少奮鬥了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