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蜀漢創立及壯大的過程中,諸葛亮做出過不少突出貢獻,甚至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過,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與先主劉備的知人善任相比,諸葛亮其實在用人方面顯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馬謖,劉備臨終之時對諸葛亮說:「馬謖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對他多加考察。」諸葛亮還認為不是這樣,讓馬謖擔任參軍,時常接見一起談論軍事謀略,從白天直到黑夜。
於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時候,馬謖果然在街亭之戰中展現出自己紙上談兵的一面,不僅失守街亭,更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功虧一簣。而除了馬謖,就本文所要說的董厥,也是一位諸葛亮曾經非常器重的人才。諸葛亮開府治事,以董厥為丞相府令史,遷相府主簿,贊為「良士」。不過,對於諸葛亮稱讚的董厥,雖然在蜀漢後期執掌朝政,卻沒能壓制黃皓,也即無法改變蜀國滅亡的結果。
一
首先,董厥,字龔襲,義陽郡平氏縣(今河南桐柏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鎮北將軍魏延同鄉。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平氏(今河南桐柏縣)人。對於董厥來說,雖然和魏延是同鄉,而且都在蜀漢為官。不過,因為年齡上的差距,加上董厥偏向於文官,魏延偏向於武將,這兩人的交集自然是比較少的。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後,後主劉禪即位。
彼時,蜀漢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董厥先後任丞相令史、丞相主簿。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也即和楊儀、費禕、蔣琬等人一樣,董厥也曾在丞相府輔佐諸葛亮處理各類事務。在董厥擔任丞相府令史時,諸葛亮曾讚美董厥說:「董令史是有才能的人。我每次和他說談論,都能思考周密、恰當。」對於獲得諸葛亮稱讚的董厥,自然在前者的器重下不斷成長,乃至於成為蜀漢後期的大臣。不過,董厥後來的表現,卻難以符合諸葛亮的誇讚和期望。
二
到了建興十二年(234年),在第五次北伐中原的時候,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不久之後,董厥的同鄉魏延,則被楊儀派人斬殺。在經過這一風波後,蜀漢大軍撤回蜀地。在此背景下,董厥在此後逐漸被後主劉禪提拔為尚書僕射。在漢末三國時期,尚書令通常是朝廷重臣,比如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費禕、董厥等人就曾擔任尚書令這一官職,至於尚書僕射,可以稱之為尚書令的副手。景耀二年(259年),尚書令陳祗去世,南鄉侯董厥代替陳祗擔任尚書令。
因此,在公元259年的時候,董厥作為蜀國的尚書令,可以稱之為蜀國的宰相了。在諸葛亮去世後,後主劉禪廢除了丞相一職,這讓尚書令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也即可以協助皇帝處理朝政。而在公元259年的時候,諸葛亮留下的蔣琬、費禕、董允等人才都去世了。所以,對於尚書令董厥來說,自然負有匡扶漢室,至少是力保蜀漢生存的重任。
三
景耀四年(261年),董厥遷任輔國大將軍,與時任都護、衛將軍的諸葛瞻同為錄尚書事。就諸葛瞻來說,是諸葛亮之子,在諸葛亮去世後,諸葛瞻也在蜀國平步青雲。在公元261年的時候,按照後主劉禪的安排,大將軍姜維常年征伐,駐軍漢中,而蜀國的朝政,則交託到諸葛瞻、董厥、樊建等大臣手上了。眾所周知,在蜀漢後期,宦官黃皓玩弄權柄,深受後主劉禪的信任。諸葛瞻和董厥沒能改正劉禪的錯誤,阻止黃皓的行為。
對此,在筆者看來,在董厥之前,不管是諸葛亮,還是蔣琬、費禕、董允等人,都可以完全壓制黃皓,避免黃皓影響朝政。不過,董厥執掌朝政期間,卻無法阻止黃皓的行為。比如景耀五年(262年),姜維率軍出漢、侯和,被鄧艾所擊敗,姜維退駐沓中。時宦官黃皓弄權,更想廢掉姜維而培植右將軍閻宇。姜維請求將黃皓斬殺,但劉禪不肯,姜維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種麥。也即黃皓的權力之大,已經讓大將軍姜維都不敢回到都城成都了。
四
最後,景耀五年(262年),董厥和諸葛瞻認為:姜維連年戰爭,並無成效,蜀中百姓困苦窮乏。於是,上表後主劉禪,命令姜維歸還,以為益州刺史,收回兵權。在對待姜維北伐上,董厥和諸葛亮之子諸葛瞻一樣,都秉承反對的態度。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發動了魏滅蜀之戰,面對曹魏大軍的進攻,張翼和董厥行軍陰平郡,聽說魏將諸葛緒將要進攻建威,所以停留在陰平一個多月,觀察形勢。後來,董厥與張翼剛剛率軍抵達漢壽,而陽安關口已被鍾會派遣別將攻下。姜維退至陰平郡,整頓軍隊後,率軍去支援關城守軍,中途折返,與董厥、廖化、張翼等人相遇於白水縣,只好捨棄陰平,與董厥、張翼等共同退守劍閣。
不過,因為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促使後主劉禪放棄了抵抗。鹹熙元年(264年)春,蜀漢滅亡之後,董厥與樊建共同前往魏都洛陽,兩人被司馬昭任命為相國參軍。同年秋天,董厥兼任散騎常侍,返回蜀地,去慰問犒勞剛剛投降的蜀地百姓和將士。鹹熙二年(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曹魏滅亡,董厥為西晉大臣。雖然董厥最終成為了西晉大臣,但是,在蜀漢後期,董厥無法壓制黃皓,更是在魏滅蜀之戰中無所作為,從而無法阻擋蜀國滅亡的結果。從這一點來看,董厥的實際能力,並不如諸葛亮稱讚的那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