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關羽,我們總能想起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桃園結義時的豪情壯志。當時,這三人,一無所有,卻有著同一個夢想,為著自己想要的宏圖偉業,三人共同努力著。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其中包含的壯烈精神,為後人所感歎。卻沒想到,他們之間,關羽的死給這段情誼帶來了巨大轉折。
關羽性格以「忠義」貫之,忠義無雙,但是他的為人卻十分驕橫自大,不會把一般人放在眼裡。就是連吳王孫權派來的求婚的特使,都是被關羽的破口大罵給逼出府邸。
後來曹魏與東吳聯手,呂蒙使用計策將荊州收入囊中,將關羽逼上了絕路。最後,關羽孤獨無援,敗走麥城後被吳將擒殺。
也就是在關羽死後,諸葛亮急忙規勸劉備賜死劉封,如此神機妙算的他,到底是發現了什麼呢?
劉封原是羅侯寇氏的兒子,後來投奔自己的舅舅長沙劉氏。那時,四十多歲的劉備一直沒有子嗣。在一次偶然之下,劉備與劉封相遇了,看著這一年輕人,劉備只覺得他像極了自己年輕時候,倍感親切。當下劉備就收劉封為養子,劉封叫劉備一聲父親。
劉封後來一直追隨劉備,一同赴湯蹈火,征戰沙場。一路上,劉封一直忠心耿耿,英勇善戰,從沒有打過一場敗仗。如此功績,劉備異常青睞劉封,並封他為副軍中郎將。後來,劉封又因表現卓越,被封為上軍將軍。
可也就是在關羽被擒殺之後,劉備悲痛欲絕,吃不下飯,寢食難安。而諸葛亮一直效忠於劉備,為他出謀劃策,鞠躬盡瘁。當他聽到關羽的死訊時,立刻細細盤問來人。當他明白事情的原委之後,便馬上向劉備進諫處死劉封。
諸葛亮之所以不顧劉備的悲痛,向劉備進諫,是因為諸葛亮發現了關羽之死背後的間接原因。
當時關羽被困在麥城之時,曾經派將領廖化向劉封和孟達求助,請求援兵。卻沒想到,劉封直接拒絕了關羽的求助,拒絕出兵幫助關羽。關羽左右無援,只好自己帶著眾將士負隅頑抗,希望能夠憑著一己之力突出重圍。現實是殘酷的。關羽最後被吳將擒住,被殘忍地殺害了。
諸葛亮思考得非常全面。劉備已過六旬,才剛剛坐上皇位,眼下各事都還沒有安排妥當,劉禪又是年少無知,有多少底下的人是心存二心的?我們不得而知。劉封作為劉備的養子,又掌握著兵權,他不可能不起二心。正是因為他心存二心,所以才不會答應關羽派出援兵救助。但他不知道的是,這樣做無疑是引火上身。
這件事情敗露之後,劉封的好友孟達叛變投靠了曹魏政權。諸葛亮擔心劉封也會叛變,便向劉備進諫「封剛猛,終難御制」,請求劉備賜死劉封。
劉備自然也是對劉封有所猜疑,聽到軍師諸葛亮如此說道,心中已有了打算。劉封是自己收養多年的養子,也是有了感情,可是他的存在會危及到自己的兒子劉禪,劉備必須要為劉禪打點好一切。於是,劉備便在不久之後將劉封處死了。
若是當時劉封無二心,忠心耿耿地待在劉備身邊,協助劉備打江山,憑借他與劉備多年的父子情誼,劉備定不會辜負他。但一切都是劉封自己造成的,他落得一個被處死的下場,也是他罪有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