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是袁紹手下的重要謀士參謀之一,此人博學多識,能力出眾。在漢朝末年,他曾經擔任過朝廷的御史,因看到朝廷的混亂,棄官歸家。後來他應袁紹的徵召,擔任了袁紹的別駕。他為袁紹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袁紹正是用了他的計謀,才討平了公孫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一、官渡之戰前田豐的建議。
在官渡之戰前,他向袁紹的進言遭到了拒絕。田豐還因為態度強硬,使得袁紹十分生氣,將他監禁起來。在官渡之戰後,因為戰事失敗,袁紹軍中的人都痛哭流涕,說如果田豐在此,肯定不會打這樣的敗仗。袁紹感到回去之後沒有臉面見田豐,便下令殺掉他。
在官渡之戰前,曹操聽說田豐沒有隨袁紹軍而來,高興的說,袁紹肯定失敗了。在打敗袁紹後,曹操又說,如果當初袁紹採用田豐的計謀,勝敗還不可知呢。我們從以上的大家對田豐的評價,可以知道田豐對袁紹勝敗的影響。
那麼,如果官渡之戰前,袁紹聽取了田豐的建議,就能夠打敗曹操嗎?讓我們先看看田豐的建議是什麼。在《三國誌》中記載,田豐對袁紹建議說:
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脩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我們看田豐的策略,實際上是以持久戰的戰略來拖垮曹操。在當時,曹操兵少地單,而袁紹兵多地廣,雙方的總體實力相差懸殊。在這種情況下,袁紹有兩種戰略。一種是採用直接出兵的辦法,來與曹操決一雌雄。另一種是採取休養生息,和曹操持久消耗的辦法。田豐建議的就是這第二種戰略。
我們看這兩種戰略,各有利弊。不過從穩妥性方面來看,田豐的辦法要好一些。採用田豐的辦法,袁紹可以休整軍隊,積蓄力量。在剛剛打完對公孫瓚的的戰爭後,有一個戰略休整時期,對於袁紹集團是十分必要的。而曹操所割據的地盤形勢也不利,他處於四戰之地,戰略縱深小,也沒有大的天險可以屏障。如果袁紹採取襲擾戰術,是曹操疲於應付的。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袁紹的實力越來越強,而曹操的實力卻越來越弱,這樣雙方的實力差距加大,就使得曹操的處境越發不利。到那個時候,袁紹取勝的把握性就更大了。
田豐的計策是有著其合理性的一面的。在多年之後,隋朝滅陳的時候,就採取了類似田豐的計策。隋朝一方面做好攻略的準備,一方面針對陳的情況,採取多路襲擾的戰法,派幾支軍隊對陳進行佯動,疲憊麻痺陳軍。再一方面派人深入陳的境內,焚燒陳的糧倉、物資倉庫,削弱陳的實力。經過幾年的準備後,隋軍渡江,一舉滅了陳。
二、不採納田豐的建議也有可能打敗曹操。
如果袁紹採用田豐的計策,是可能拖垮曹操,消滅曹操的。那麼,袁紹為什麼不用呢?這是因為,如果採取第一個戰法,也是可能打垮曹操的。
如果採取第一個戰法,直接出兵攻打曹操,由於雙方的實力相差懸殊,曹操也是很難應付的。先開始,袁紹採取速戰速決的辦法,但是經過白馬之戰,損失了顏良文丑這樣的大將,使得袁紹的頭腦清醒了過來。
袁紹在後期的戰役中,採取了正確的辦法。那就是採取持久戰的方法,和曹操拼消耗,拖垮曹操。這個方法,只不過是田豐的計謀在戰場上的變化而已。經過長期的消耗,在戰役的末期,曹操已經陷入了失敗的邊緣。
當時,曹操的軍糧已盡,想要撤回許都,是經過荀彧的勸說,才繼續堅持下來。只是由於許攸的叛變,才使得形勢逆轉。如果再繼續耗上幾天,曹操必敗無疑。用戰後曹操的話來說就是,「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
而在田豐的心裡,也是暗自希望袁紹能夠戰勝的。在袁紹戰敗後,看管他的人對他道喜,說這回袁紹不聽你的建議打了敗仗,回來後你一定會得到重用。田豐說,如果軍隊打了勝仗,我肯定能活下來,如果打了敗仗,我肯定要死了。從田豐的話裡可以看出來,他也是想活下去的,是希望袁紹能夠打勝仗的。因此,田豐心裡明白,即便不採取他的戰略,採取第一種戰略,袁紹也是有希望取得勝利的。
三、田豐和袁紹戰略之爭背後隱藏的是他對漢室的忠心。
那麼,田豐和袁紹的爭論只不過是作戰戰略的爭論,袁紹為什麼要惱羞成怒的把田豐關起來,最後還殺死他呢?這是因為,在戰略的爭論背後,還有著更深層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田豐是堅定的漢劉派,和心中想要篡漢的袁紹,在本質上不是一路人。
田豐本來是棄官在家隱居,他接受袁紹的徵召,是為了「王室多難,志存匡救」才出仕。他被袁紹的「四世三公」的家系所迷惑,被袁紹討伐董卓聯軍盟主的光環所感召,這才為袁紹出謀劃策。但是,當袁紹平定公孫瓚,擁有河北四州之地,就露出了真面目。他的部下耿包寫了密信,要推舉他稱帝。袁紹把信給大家看,徵求大家的意見,卻沒有想到遭到大家的反對。最後,袁紹看到大家的意見不可抗拒,只得殺掉耿包來滅口。
我們可以想到,在這些反對的人中,田豐這樣本來就抱著匡救王室理想的人,肯定在內。這一次事件,實際上是袁紹手下人的一次大站隊。由此,袁紹對這些持反對意見的人失去了信任。而且,田豐的表現也前後不一致,讓袁紹加深了對他的疑忌。
在曹操去攻打在徐州反叛的劉備時,田豐向袁紹提出派兵襲擊許都。袁紹以兒子有病的理由拒絕的時候,田豐還氣得拿手杖擊地。實際上這個時候,是袁紹正在部署攻打曹操的時候,如果派兵攻打許都,會破壞袁紹的軍事部署,給自己帶來混亂。
這樣,對許都的襲擊只能是一次速戰速決的襲擊,而不是一次佈置周密的全面進攻。如果攻打許都不下,曹操回援,袁紹的軍隊只能撤回。這樣,袁紹前面做的準備工作又要推倒重來,反而會耽誤攻打曹操的時間,這樣就欲速而不達了。袁紹經過考慮,拒絕了田豐的建議也是有情可原的。而田豐心裡的急躁情緒,恐怕不是因為袁紹不發兵的借口,而是袁紹沒有聽從自己的建議,打亂自己的軍事部署而發的。
田豐提出要以持久戰對付曹操的時候,是袁紹一切軍事部署都已經就緒,馬上要發動對曹操的攻擊的時候。這個時候,袁紹的軍事行動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而這時田豐卻提出要停止行動,這實在不合情理。再加上田豐也知道,採取袁紹的戰略,直接進攻曹操也有勝利的希望。所以田豐這樣極力反對出兵,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實在令袁紹生疑。最終,袁紹認為田豐的所作所為就是一個目的,就是要阻止袁紹的軍事行動。
結語:
其實,我們現在看來,田豐的建議背後,實際上是包含著對漢室的忠心。他心裡明白,如果袁紹拿下許都,掌握了漢獻帝劉協,接下來就是要篡漢自立。田豐只是想以自己的力量,阻止袁紹立即對曹操用兵,讓漢朝再多存活幾年,來盡自己的一片忠心罷了。
他的心思被袁紹看破,袁紹本身就把他當成了阻礙自己稱帝的障礙。再加上戰事的失敗,像田豐這樣的和自己不一心的人更不可留。最終,田豐心中對漢室的那片忠心,造成了他的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