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雙全?曹丕為何吹噓自己的武功了得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文武雙全?曹丕為何吹噓自己的武功了得呢?

曹丕是曹魏政權的建立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他一生著述頗豐,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具文采的開國皇帝。然而,曹丕在《典論·自序》一文中,卻用了大量篇幅來標榜自己的武功如何了得,自稱「弓不虛彎,所中必洞」,一天能「手獲獐鹿九,雉兔三十」;在和武學大師鄧展切磋劍術時,不但「三中其臂」,甚至一度「正截其顙」;雙戟使起來,能夠「以單攻復」,左右無法近身。此外,曹丕還說自己「彈棋」功夫獨步天下。

曹丕文武雙全,文采出眾,政績不凡,因之鞏固了魏國的基業。他君臨天下,親統百萬大軍征伐吳、蜀,一時震驚四海,連諸葛亮、孫權都不敢小覷。然而曹丕為人無情無義,殘酷迫害同室宗族。不尊漢室,自大無比。因此孫權稱臣不能識別其計謀,曹操臨終囑咐之言(不可重用司馬懿)未曾入耳。曹丕淫亂無度,對女子喜新厭舊,殺害結髮妻子甄皇后,由於房事過甚身體早衰,因此被孫權所敗一病不起。但曹丕的政績、文采,是歷史說肯定的。但他真的是武功高強嗎?

相比《典論》,正史《三國誌》說曹丕「善騎射,好擊劍」,不過是業餘愛好而已,並沒有戰場揚威事跡。曹丕眾兄弟中,武功最高的當屬曹彰,曹彰不僅「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而且在實戰中能「身自搏戰,射胡騎,應弦而倒者前後相屬」,所向披靡。曹植的身手也不錯,他在詩文中自稱能「突刃觸鋒,為士卒先」(《求自試表》),又能「抑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白馬篇》),功夫應該不錯。

漢末三國時期,華夏大地充滿了猜疑、政變、動亂、災荒、陰謀和戰爭,人們的生活態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馬上英雄已取代了儒雅聖賢,成為受人尊重和膜拜的對象。在這種環境下,習武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身體孱弱者可以強身健體、防身自衛,武功高強者可以征戰沙場、建功立業,以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文人大都會騎馬射箭、舞刀弄槍,都能耍些場面上的花拳繡腿,但和專職騎射的曹彰不能同日而語。

曹丕打敗「能空手入白刃」的鄧展,水分很大。其一,比武是在雙方「酒酣耳熱」(《典論·自序》)時進行,鄧展年老體衰,酒後反應遲緩,難免被曹丕佔了先機;其二,鄧展在曹操手下討生活,在眾目之下,他故意相讓,不敢贏曹丕。此外,曹丕曾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劉備曾說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三國誌》),也能看出曹丕的武藝一般。那麼,曹丕為何要吹噓自己武功了得呢?筆者認為,曹丕此舉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曹丕是鄴下文人集團的實際領袖,雖然「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三國誌》),文章情致流轉,細膩清越,纏綿悱惻,但行文「鄙直如偶語」(《詩品》),直白的像兩個人在對話,文風不如曹操的渾厚、激昂,文采不如曹植的華茂、慷慨,尤其是曹植賦詩「援筆立成可觀」(《三國誌》)的架勢,更讓曹丕望塵莫及。《三國誌》說曹操「才武絕人」,說曹植「善屬文」,說曹丕「能屬文」,文才高低已見分曉。

靠著皇帝這個頭銜,曹丕在文學領域躋身「三曹」,與曹操、曹植並駕齊驅,其實曹丕的文學功底「去植千里」(《文心雕龍》),和曹植根本不在一個檔次,難怪《詩品》將曹丕排在「中品」,認為他的詩不及曹植。曹丕為人氣量狹小,極不甘心活在曹操、曹植的文才光環下,畢竟他是皇帝。文學方面比不過,就拿武功說事,正史不能記下,就在自己的私人作品中大肆渲染,把自己的武功說得出神入化,天下無敵。曹丕吹噓自己武功了得,意在標榜自己有蓋過曹操、曹植之處,是個大英雄,也希望後人對他刮目相看。

曹丕吹噓自己的武功,還有一定的安全防範目的。曹丕深諳歷史,歷朝歷代帝王被殺事件,讓他心存恐懼。曹丕是通過玩弄權術篡漢稱帝的,備受非議,不得人心,不少漢朝遺老和敵對勢力更是對他陽奉陰違,笑裡藏刀。再者,和曹操一樣,曹丕疑心很重,難免會擔心有人對他突下殺手,也擔心吳、蜀兩國派刺客前來暗殺。曹丕曾把《典論》作為國禮送給孫權,用意深焉。吹噓自己武功蓋世,並以文章的形式對外宣傳,無疑是讓那些心懷不軌之人打消謀害他的念頭,甚至對他望而生畏,退避三舍,他好安安穩穩地當皇帝。

不管曹丕如何吹噓,他的武功和軍事才能卻很一般,開闢疆土他不行,征戰沙場他沒份,三次親征東吳,也均無功而返。如果曹丕真像他自己說的那麼厲害,也不會沒有一點收穫。客觀地說,曹丕是曹操眾多兒子中最全能的一個,各方面很平均,文學武功都說得過去,但都不出類拔萃,不像有些兄弟某一特長很突出,如曹植的文學,曹彰的武功。曹丕雖然當了皇帝,但其名氣上不如父親曹操,下不如弟弟曹植,個中原委很明瞭。真正的習武之人大都身體強健,但曹丕只活了四十歲。曹丕死後,謚號文帝,與武功沒什麼關係。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