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操未能一統三國,關鍵是存在這個短板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將才和帥才不一樣,能領兵、能打勝仗的就可以稱將才了,而能統領將才、能運籌帷幄的方能稱為帥才。
從管理上說,將才可以負責一件事、一個方面,帥才則需要統籌好方方面面;將才偏重戰術思維,帥才則要從戰略層面進行思維。
在戰場上,一般來說將才負責某一仗的指揮,帥才負責的是整個戰役。
將才與帥才都是人才,但區別很大,不能混用,否則要出問題。有人當將領可以,衝鋒陷陣、無往不勝,是常勝將軍,但一到統帥的崗位上就力不從心了,無法統籌協調,不能運籌帷幄,結果誤人誤已。
在曹魏,長期以來每有大戰役都是由曹操親自掛帥,其它將領都聽他一人指揮,他是曹軍唯一的元帥,這種扁平化的指揮體系有好處,那就是效率很高,但也有壞處,那就是離開曹操誰都難玩轉。
無論曹洪、曹仁、夏侯淵、夏侯惇,還是於禁、張遼、張郃、徐晃,都是曹操帳前一將,從來都是曹操指哪他們打哪,有時候曹操對他們也不放心,就親自打頭陣,比如官渡之戰中的烏巢劫糧,曹操作為總指揮、總司令,卻幹起了前敵先鋒的活。
事事都喜歡親自上手,這是曹操這樣的強勢領導容易犯的一個錯誤,這會造成管理上的風險,一旦核心人物遇到不測,整個集團有迅速土崩瓦解的危險,比如董卓集團,手下兵多將廣,董卓突然被刺殺,仍十分強大的涼州軍立即六神無主,各位將領一合計,居然要散伙。
即使統帥沒有遇到不測,但戰線拉長、局面不斷打開,需要照顧的地方越來越多,統帥也難以分身,顧了東邊顧不了西邊。
魏吳第二次合肥之戰,曹操因為要親自帶隊解決更加急迫的漢中問題,而不得不離開合肥,這一仗張遼、樂進、李典等人打得倒也不錯,孫權所率十倍以上的吳軍被打得落花流水,孫權幾乎喪命,但不能因此就說這一仗曹軍的指揮沒問題。
張遼、樂進、李典三人互相不服,曹操走時也未明確誰是「合肥前敵司令部」的總指揮,只留一個錦囊,雖然最後勝了,但不得不說是僥倖,這種仗就像電視上「挑戰極限」裡的那些動作,「非專業人士,切勿模仿」,否則後果自負。
事實上,曹魏為此的確一再付出過慘重代價:曹操攻取漢中後留夏侯淵鎮守,「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作著名將領夏侯淵是完全夠格的,但他此時應迅速轉變角色,由「夏侯淵將軍」升級為「夏侯淵元帥」,但多年來的慣性讓他還停留在將領的角色上。
敵軍放火,破壞鹿角,作為統帥的夏侯淵居然親自帶人去救火、修鹿角,結果被劉備、黃忠抓住機會猛攻,夏侯淵居然戰死,好不容易打下的漢中就這麼易手了。
還有曹休、曹真,作為「曹二代」他們後來分別指揮西線和南線兩大戰場,但一個被人使了詐降計而大敗,一個倉促出擊而無攻,打了敗仗其實倒也不要緊,但這二位潛意識裡都覺得自己是「一代著名將領」,敗得這麼慘,面子下不來、心裡氣不過,結果活生生給氣死了。
將多帥少,這是曹魏軍事上的一大瓶頸,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絕對優勢下曹魏仍多年完成不了統一,與此有很大關係。
是曹魏沒有人才嗎?不是,當時的人才也數曹魏最多,但正如後人所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不少,缺少伯樂,或者說伯樂太能幹,把千里馬的活都給幹了,結果自然沒了千里馬。
曹魏中後期能稱得上帥才的倒也有幾個,其中首推司馬懿,這並非因為他是「吃三國」的猛人,而是用戰績來說話的,曹魏中後期的幾場硬仗中一大半是在司馬懿指揮下打贏的。
先說滅孟達之戰,孟達佔據上庸三郡,位置介於魏蜀間的中間地帶,他降魏又叛魏,時間剛好在諸葛亮首次北伐前後,如不迅速解決將十分危險,司馬懿得到孟達可能叛亂的消息,來不及請示,出於戰略家的敏銳,他私自決定千里平叛,結果打得孟達措手不及,解除了曹魏西南方向的一大隱患。
這一仗,換個沒思想、沒膽識、沒有戰略眼光的人去指揮,一定會按條例、按規定辦事,一個請示上去,來回一個月,再發兵,人家早就把事辦成了。
再說五丈原之戰,都抨擊說司馬懿膽小怯戰,就連有些魏軍將領也這麼認為,但司馬懿有更高的戰略考慮,他看到蜀軍勞師遠征、後勤線薄弱的問題,堅守不戰其實是代價最高、最穩妥的策略,事實證明他是對的,此戰結束後曹魏西線態勢徹底改觀。
這一仗換成個敢打、能打、迫不及待要去打的人去指揮,比如張郃,還不知道會打成什麼樣,蜀軍最拿手的是防守,「無當飛軍」、弓弩兵是其強項,你來攻我正巴不得,一旦打了敗仗,被諸葛亮來個「防守反擊」,關中可能就丟了。
還有遼東之戰,打一這仗的時候連魏明帝都知道非司馬懿去指揮不可了,因為他是曹魏唯一的帥才,魏明帝先讓毌丘儉去試過,毌丘儉根本不行,一個回合下來就認輸了,出於防範的心理魏明帝本不太想用司馬懿,但也不得不用。
在遼東這個地方打仗必須格外小心,意外因素太多,隋煬帝、唐太宗都在這裡吃過虧。此戰數萬魏軍遠涉數千里,遭遇氣候惡劣、道路難行、敵情不清等複雜問題,情況千變萬化,如果指揮者夠不上帥才,那就等於把大軍帶入了險境。
但司馬懿指揮得很好,去之前就料敵於心,多少天去、多少天平叛、多少天回,需要多少人,這些都詳細計算好,精確到天,結果完全如他所料,此戰徹底解除了曹魏東北方的後顧之憂。
魏文帝、魏明帝父子坐江山期間,數攻揚州不下而望江興歎,曹真、曹休連打大敗仗,要不是司馬懿打了上面這幾場硬仗,這個江山恐怕早就坐不住了。
但就是這樣一位帥才,曹操在世時也只把他當文職官員和參謀使用,先任命他為「文學掾」,類似於丞相府裡的文教處處長,後來改任「東曹掾屬」,類似於丞相府人事處副處長,後來又提拔他當「主簿」,相當於丞相府辦公室主任,不是抓文化建設、干人事工作就是抄抄寫寫,反正不予重用。
第一次漢中之戰後結束後司馬懿勸曹操一鼓作氣拿下益州,曹操這才有「得隴望蜀」之歎,從戰略的角度看,劉備當時入川未穩,魏軍這邊大勝後士氣正高,正是出兵益州的最佳時機,如果這時都不敢出兵那以後就更沒有機會了,所以司馬懿是對的。
這個機會沒抓住,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司馬懿的身份仍是曹操的辦公室主任,曹操身邊有軍師、軍師祭酒,出謀劃策是他們的事,主簿可以主意,但畢竟不是本職。
曹操沒有把夏侯淵等人培養成合格的元帥,更不會破格培養司馬懿,不僅不重用而且還得防著,「三馬同槽」、「狼顧之相」的故事雖然多屬附會,但對於世族出身的司馬懿,且用且防是曹操的主要心理。
曹操身邊著名將領如雲,只是缺少像周瑜、陸遜那樣的帥才,說到底是曹操的角色轉換還不夠徹底。
曹操起兵時手下只有數千人,自己整天帶著沖衝殺殺,是個將才都夠用了,後來事業不斷壯大,曹操由將才轉身為帥才,這個過程也是順利的,無論對兵法的研究、對政治的把握還是對將領的調度,曹操做得都很好。
但曹操後來又不斷有了新的身份:司空、丞相、魏公、魏王,這些身份不同於「曹將軍」、「曹元帥」,而是事實上的執政者、君臨天下的帝王,這時的曹操應該跟「曹元帥」切割,以帝王的身份培養出幾個「夏侯元帥」、「張元帥」、「於元帥」、「司馬元帥」來,充分放權,讓他們真正能獨擋一面。
從軍事上說劉邦算不上帥才,但他是帝王之才,專門培養、管理元帥的,所以他成功了,只用幾年就統一了天下。曹操一生征戰30多年,至死國家還在分裂中,究其原因是沒有把司馬懿這樣的人才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