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冏(?-302年),字景治,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晉文帝司馬昭之孫,齊獻王司馬攸的兒子,晉武帝司馬炎的侄子。襲封齊王。初拜散騎常侍、領左將軍、翊軍校尉。八王之亂中與趙王司馬倫廢殺皇后賈南風。次年受排擠。及司馬倫篡位,又聯絡河間王司馬顒等共討司馬倫,迎晉惠帝復位,拜大司馬。永寧二年(302年),司馬顒與長史李含上表列司馬冏罪狀。八月,司馬冏立八歲的清河王司馬覃為太子,自為太子太師。十二月,長沙王司馬乂圍攻洛陽,兩軍在城內激戰三日,司馬冏敗,被擒斬首,暴屍三日,同黨皆夷三族,死者兩千餘人。
司馬冏少時以仁惠著稱,好賑窮施善,有父司馬攸的風範。當初,司馬攸有病,晉武帝不相信,派太醫診斷問候,都說沒有病。司馬攸死後,晉武帝前來臨喪,司馬冏號啕慟哭訴說父親的疾病被太醫謊報,晉武帝便下詔誅殺掉太醫。因此被稱舉,得以繼嗣齊王爵位。元康年間,拜為散騎常侍、領左軍將軍、翊軍校尉。在「八王之亂」中,趙王司馬倫秘密地與他聯合,廢除皇后賈南風,按功轉任游擊將軍。司馬冏對此職位不滿意,有怨恨之色。孫秀暗中察覺到這種情況,又怕他在朝廷之內,於次年讓他出朝任平東將軍、假節,鎮守許昌。司馬倫篡位,遷為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想以寵信安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