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上疏要求回京,當面「論嫡庶之分」,這個表態,讓孫權很為難。陸遜當時在朝廷和軍中享有崇高威望。
吳大帝孫權,讓自詡英雄的曹操、劉備二人無可奈何!然其晚年,把才俊之士殺的殺、貶的貶,等到塵埃落定,悔之晚矣。歷史上的南魯黨爭,指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在朝廷享受同樣的禮遇。孫權獨寵王夫人,對王夫人所出的孫和、孫霸兩兒子感情難分彼此。由於孫權的縱容,助長了孫霸覬覦太子之位野心。太子的擁護者沒有坐視不管,魯王及其黨羽並非善類,雙方的鬥爭或單挑、或群挑、或團戰,煞是熱鬧。
先是「太子幫」陸遜上疏要求回京,當面「論嫡庶之分」,這個表態,讓孫權很為難。陸遜當時在朝廷和軍中享有崇高威望。他一發話,其他支持太子的大臣,紛紛上疏,要求皇帝明確太子與魯王的嫡庶之分。顯然,陸遜的諫言是正確的。然而孫權不准,使得魯王的氣焰更為囂張。
於是,針對陸遜等人的詆毀行動開始了,造謠污蔑,無所不用其極,歷數陸遜二十條罪狀!孫權不便把陸遜怎麼著,那是國家柱石呀,僅派了內侍去訓斥。但對其他人則毫不手軟,將陸遜的外甥以及太子的近臣全部流徙蠻荒之地。陸遜聞之,憂憤難當,於次年去世,太子孫和的境遇岌岌可危。
孫和也夠倒霉的,夾著尾巴做了多年太子,不經意間遭遇「兩股勢力」的絞殺,一是「魯王黨」在明處死磕。二是同父異母的大姐全公主,又在暗地裡使絆子。全公主覺得父皇過於寵愛王夫人(孫和生母),淡薄了本該屬於她的父愛。孫權生病,太子為老爸祈福,順便到某個妃子的家裡坐了坐,全公主立馬告發太子不誠心。同時她又告訴孫權說,王夫人見您生病,不但不傷心,還面露笑容。一句誣告,孫權就信,老糊塗了不是。
249年,孫權終於下決心廢太子,順便測試一下,看看到底還有誰沒有和自己穿一條褲子。孫和剛被軟禁,朝臣們的反對折子如流水般湧向孫權案頭,單說軍隊將士們,因為深受陸遜的影響,齊刷刷的站了出來。驃騎將軍朱據等以行為藝術表示抗議——頭上抹泥,將自己捆綁,到宮外大哭;
孫權不去反思女兒的做法是否正當,而是將目光聚焦在文武群臣唯已故統帥陸遜馬首是瞻,跟皇帝的意見倒相左,眼裡沒自己這個皇帝呀,他的自尊心傷不起了,一怒之下,將反對的文臣滿門抄斬,屍體扔進長江裡餵魚。武將各杖打一百,遷徙蠻荒之地。為平息眾怒,他還用了轉移矛盾的損招,賜死孫霸,屠刀一舉,群臣再不敢說話。次年,孫和被廢,7歲的孫亮做了太子。
裴松之說:「孫權橫廢無罪的兒子,是亡國的徵兆。」孫權晚年曾打算復立孫和為太子,他老淚縱橫地對陸抗說:如果陸遜活著,我還愁什麼!瞧他為孫亮選的兩個輔政大臣,就知道有多無奈:諸葛恪,非安邦定國之才;滕胤,循規蹈矩,智謀不足。此二人不是輔政的料,很快引發內訌被殺。
東吳從此國力日衰,二十年後為晉所滅。孫權晚年如果沒有這些昏招,情況會怎樣?據史料記載,以陸遜為首的「太子幫」,賢臣、能臣雲集。陸遜、陸抗父子,都是一代著名將領;朱據輕財好施、文武全才;陸遜的幾個外甥等均非等閒之輩。也許,吳最終不敵晉,但國運不會定格於公元280年。可惜歷史不容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