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君王無道,奸臣當道,朝政腐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很多人揭竿起義,想要尋找一條好的出路,尋找生存下去的機會。自古亂世出英雄,而這個時期也不例外,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人物,他們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廝殺,最終以曹操、劉備和孫權的勝利作為了結局,也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也就是說,在某種意義上,他們的實力是半斤八兩的。但是有意思的是,曹操去世於220年3月15日,劉備去世於223年6月10日,而孫權則去世於252年5月21日。
也就是說,曹操和劉備都去世了之後,孫權其實還自己活了三十幾年,甚至還先後熬死了曹丕、諸葛亮、蔣琬、司馬懿等人。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有能力的他沒有一統天下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三十年的時光中,孫權不再是那個為曹操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了,而是一個幾乎沒有作為,整天不知道在思考什麼的存在。他失去了早年銳意進取的決心,也失去了揮斥方遒的壯志。
在劉備去世之後,孫權做的事情並不多,而最重要的便是迅速和蜀漢恢復關係,從而防止曹魏的進攻。孫權這樣的舉動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蜀漢自古以來便是易守難攻的地方,曹魏本就很難拿下,因此將自己的目光盯緊了東吳。而當關羽去世之後,曹魏對蜀漢就更加不在意了,反正他們無法掀起波浪,於是便大軍進攻東吳。
雙方大戰六個月,最終以曹魏的退兵收場。雖然孫權獲勝了,但是他開始明白,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和曹魏抗衡,至少倘若自己是進攻一方的話,根本沒有勝算。而如果吳國和蜀國的關係僵硬的話,或許吳國就會成為第一個被魏國攻打的人,於是他開始和蜀漢搞好關係,同時放棄了對外擴張的想法,專心處理東吳的內部問題。
此時的孫權其實處於比較尷尬的地位,因為曹丕是漢室禪讓成為皇帝的,而劉備本就是皇室子孫,稱帝也是可以的。但是孫權不一樣,他偏居一隅,甚至還被曹丕封為了吳王,相當於東吳不過是蜀國的藩屬國而已。因此為了給自己一個名正言順的登基理由,孫權費盡了心力,和國內的各大勢力打好關係。
而在後面的局面中,諸葛亮進行了多次的北伐,孫權雖然也曾經出手過,但是都是小打小鬧罷了,因此在文中的出場並不多。有趣的是,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孫權看到魏軍主力都來到自己的前線了,並且曹叡還選擇了親征,因此他馬不停蹄就撤兵了。
最令孫權無奈的是,對外戰爭不順利,對內政治也不順利。孫權六十歲的時候,他一向看好的繼承者去世了,他無奈之下只能夠改立新太子孫和,但是卻因為他非常寵愛魯王孫霸,因此引起了繼承者衝突。後來孫權更是荒唐,先是廢了太子孫和,接著又賜死魯王孫霸,改立年僅七歲的幼子孫亮為太子,最終徹底將東吳帶上了不歸路。
由此不難看出,其實孫權不是不敢一統天下,而是沒有能力。同時,太子的去世也讓孫權徹底失去了對未來的信心,這才有了後面的鬧劇。反正最終都會滅國,怎麼折騰都行,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