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荊州不失,劉備能實現一統天下的願望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如果荊州不失,劉備能實現一統天下的願望嗎?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劉備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關羽在進攻曹魏控制的襄樊時,把荊州托付給劉備的妻兄糜芳守禦。誰知趁著關羽在外面忙,東吳的呂蒙率軍冒充商隊,拿下了荊州,而糜芳也沒怎麼抵抗,將荊州拱手相讓。

失去荊州直接導致以下後果

西蜀丟失了最為有利的北伐前哨。為什麼劉備會選擇荊州這麼一塊險地作為北伐基地?它被夾在魏國和東吳兩大力量之間,顯然是防守不易。

但同樣是因為荊州的「險」,也使之成為西蜀距離魏、吳最近的重要城市。距襄樊極近,而與襄樊北面相鄰的就是重地宛城(今南陽),已是中原的腹心之處,從宛再向北,可以直接進入河南,威脅曹魏的統治中心。

而且荊州素來富庶,人口稠密,是重要的兵糧補給要地。這比後來苦哈哈的從漢中、甘隴崇山峻嶺中,硬攻曹魏有利萬倍。

失去了關羽。這一點也許有人不太贊同,但個人認為關羽是西蜀五虎將之首。從統兵策略、個人武力、甚至是作為帶兵將帥的氣質,關羽都當之無愧這個稱號。除了後來因為功勞太大,性格高傲了些,真沒什麼硬傷。「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關羽的去世,使得蜀國的北伐大計,失去強大的臂助。

更要命的,因為關羽,國主劉備做下了蠢事。劉備討伐東吳,主要理由就是東吳害死關羽。舉傾國之力伐吳。演義中七十萬兵馬有所誇張,西蜀總兵力不過十餘萬,除了防守、戍邊,能帶出來的只有五萬,這個數字較為真實。

誰知大軍慘敗於夷陵,兵馬國力的重大損失不說,劉備也因此病重而亡。遭受如此重大打擊的西蜀,無異於雪上加霜,弱上加弱。

荊州的失去,使得上庸也缺乏強援,被魏國奪取。大家可以看一下地圖,古上庸即今鄂西北十堰地區,同荊州只隔著襄樊。關羽去攻襄樊,很明顯有西蜀集團的授意。劉備219年七月稱「漢中王」,相隔不久,關羽就發起了襄樊戰役。作戰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把漢中——上庸——襄樊——荊州連成一線。

荊州、上庸的丟失,蜀國只能再度進入戰略防禦,被壓縮在益州。

如果荊州未丟,可否一統有望?

即使保住荊州,蜀國想要一統也有幾大難點:

一、東吳的覬覦。

呂蒙偷襲荊州,就是因為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看出,孫權已經對勢力隱隱超出自己的劉備,嫉恨、警覺,反正是各種不爽。於是司馬懿派使者前往東吳,慫恿孫權攻擊荊州,如司馬所願,孫權也是正有此意,因此荊州的丟失,是魏吳合力的結果。

襄樊之戰,關羽本已大戰優勢,水淹七軍,令曹魏膽寒,可以說拿下襄樊也是指日可待。但是襄樊被拿下後,孫權會作何感想?劉備從幾個孤兵寡將,靠著和自己合作,一路拿下荊州、益州、漢中,如今又拿下襄樊,自己反而成了三國中最弱的一方,如何能夠甘心啊!

即使當時不下荊州,拿下襄樊後呢?之後再拿下宛城挺近中原呢?孫權能忍得住不動手嗎?三國的形勢本就是兩弱抗一曹,才能維持均勢,現在劉備把這個平衡逐漸打破,東吳又豈能坐視?

二、曹操的力量尚存。

盤踞中原的曹操才是三國當之無愧的老大。雖然被孫劉合夥算計了一道,但魏國的底蘊還是在的。即使關羽拿下襄樊,孫權不拉偏架,蜀國要拿下猛將如雲、錢糧豐足的魏國,絕非旦昔可成。

只要曹操撐住了第一波強攻,國力單薄的蜀國攻擊能持久下去嗎?

三、西蜀自身的問題。

益州是西蜀的根本,賦稅、兵源多來於此。如果發起大規模的北伐統一,必須大量從益州調運人馬、糧草加強前線。

而我們看看蜀國幾處要地的地形。從益州出發,必經漢中,再由漢中經上庸,進入荊州、襄樊一線前沿陣地。短短幾句話很簡單,但川陝、陝鄂交界處地形何等複雜險惡漫長,等後援到達,前敵形勢很有可能已經變化。

有讀者問,從長江順江而下直達荊州呢?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們發現,終劉備一生,從未走水路,即使伐吳也是順長江走陸路,且不說水路容易出事,即使到達荊州,蜀國的水軍力量能比的上東吳嗎?那可是孫權的看家本事。

上庸——襄樊——荊州一線,完全是蜀國的突出部,孤懸於西蜀國外,蜀到此難,而曹軍到此卻方便的多。

至於國力對比之類的問題,一目瞭然,篇幅有限,不多敘述。

因此,不失荊州,拿下襄樊,蜀國的當務之急不是立即北伐統一,而是要傾注全國之力,來鞏固、守住這片來之不易的基地。至於能否實現一統,看天意如何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