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不繼續往西南方向發展,以謀求更多土地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為何不繼續往西南方向發展,以謀求更多土地呢?

劉備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東漢末年之際,三股勢力崛起,經過紛紛戰火,三個大家分別是後世有名的三個國家。其中,吳國的領域範圍是最大的,是曹阿瞞的國家整體實力來說是最強的,而屬於漢室正宗的蜀國是最好欺負,最薄弱的。但是蜀國一直以來有一個宏偉的目標,就是再次統一國家恢復大漢以前的輝煌。

彼時蜀漢的擁有著不小的疆域,尤其是那廣闊的西南地區,那裡也有著許多物資。如果像用心開發成都一樣,發展這些地域優勢。好好養足精神,積蓄力量,說不定可以和其他兩國一搏。可是幼小的蜀國並沒做,而是去攻打強大的曹操,期間甚至被吳國給趁機佔領了嶺南到越南那些地方,沒有休養生息,沒有向開發西南地方。

這緣由究竟為何?讓我們來看看。從歷史資料,可以看出劉皇叔因為敵前方有著迫人的壓力,自家後院也不得安生。比如南方的那些少數民族,對這個政權不以為然。時常騷擾蜀國的邊境,讓國家的安全受到危害。自古當權者都有一種先統一內部,才好打敗外敵的思想。所以劉皇叔就派了臥龍,去平定了南方的混亂。

在孔明對當地的族長孟獲,抓了又放,放了又抓,整整七次。讓孟獲這人服了蜀國,承認了他的權威性,並且歸順了蜀國。在後方穩定後,便開始繼續統一國家的征程。並沒有再次向南的地方深入了。那它為什麼不繼續呢?從前面的戰役上看,那些西南地區的野蠻人明明有點笨,還好糊弄。繼續下去絕對是會勝利的。

而且張騫的絲綢之路就在這兒,如果獲得了這些不就有了一個寬廣的資金鏈條。仔細開發好處就對不會少的。但是並未這樣做,這大概有幾個原因吧。從地理方面可以知道的。西南地區那個時候大部分都是荒涼的土地,開發需要長時間。而且這裡大多是山,對當時的農業生產工具而言,都是負面影響。

所以糧食生產就成了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那兒毒蟲瘴氣也比較多,習慣了了在平原生活的蜀漢人可能會有水土不服的狀況之類的。而且那裡的人粗魯有野蠻,不好交流溝通。動不動就搞一些叛亂,尤其在孔明死後這點現象更明顯了。所以對於蜀漢而言,如果要開發還不如開發那些土地比較肥沃,人也比較有素質的地方。

而且劉皇叔當時說的是,重新恢復漢王朝的輝煌,讓自己的兄弟們,過上好日子,而不是去這點小地方,下地受苦。地理條件太差了。就軍事力量而言,開發西南是對弱小的蜀國而言,一個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了。而且前面就說過,蜀漢的主要目標是回到中原地區,重新讓漢的大旗在城牆上高揚。

其目的的迫切性,讓他們沒時間沒精力去做這些。就各國勢力而言,當時曹阿瞞也在西部的涼州部署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如果蜀漢想要強行突破可能會面臨,前後夾擊的困境。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加困難了。當權者的決策的影響是最重大的。劉皇叔對收復這點點蠻荒之地的成就並不是那麼的覺得滿足,成就感沒那麼強呀。

所以之後雖然多次在西南這片地區發生戰爭,但是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他的主要方向是和孫仲謀繼續搞好關係,一起把曹阿瞞給滅了,然後再把仲謀這個盟友給剷除了,回到美好的中原地區。而因為自己的偉大目標,就有了孔明整整五次進出祁山的故事,雖然並沒有贏了曹孟德,但是也體現了劉氏集團收回中原這塊地方的決心和毅力。

果然有理想的人都是不會為現實給打敗的。可惜的是,當是中原地區的主人是曹氏集團,他們不僅兵強馬壯,還有這彼時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優勢那麼大,曹孟德也不笨呀,得到優勢地位的人就是最後的勝利者,這句話可不是唬人的。

還有可能是為了維護與當時朋友孫仲謀的關係。那時,東吳已經有了嶺南這片領土。看孫氏集團的發展狀況,這塊地方以及附近,都有可能是別人的未來計劃的一部分。自己去這樣做了,不久傷害了自己朋友的面子嘛。這個行為便是不可取的。

從上面的種種猜測出,我們可以大概瞭解了劉蜀漢的部分意圖,以及得到為啥不去繼續往西南方向發展,謀求更多的領土。因為領土對當權者的吸引了可是巨大的,不去搶這行為不是很反常嘛。

但是我們也可以理解,畢竟一個一生所追求的目標,對於每個人的短暫的一生來說,都是極其珍貴的。所以,在這個年代,他們走上了收中原的道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