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諸葛亮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經過了三年的勸農講武之後,決心再一次出兵北伐,當時楊儀跟隨諸葛亮一同出征。在此之後,諸葛亮屯兵於五丈原,並一邊屯田,一邊與司馬懿對峙。只不過無論諸葛亮如何挑釁司馬懿,司馬懿都隱忍不出,在兩軍對峙了百餘日後,司馬懿最終成功地將諸葛亮活活耗死在五丈原上。在諸葛亮去世前,他並沒有將兵馬大權交給資歷最高的魏延手中,而是交到了楊儀手上,足見諸葛亮對楊儀的信任。而楊儀也不負諸葛亮的重托,他不僅擊敗了打算率軍進攻司馬懿的魏延,而且還成功地帶領大軍回到蜀漢。既然如此,為何楊儀卻不是諸葛亮的繼位人呢?
事實上,無論是魏延還是楊儀,都沒辦法成為諸葛亮的繼位人,因為諸葛亮對於魏延和楊儀的真實態度是這樣的。在《襄陽記》中曾有記載,稱董恢曾以信中郎的身份跟隨費禕出使東吳,當時孫權很不客氣地詢問費禕,稱楊儀和魏延不過是畜生一般的小人,雖然對蜀漢有微不足道的小功,但此時蜀漢卻大力重用他們,賦予了他們極大的權勢,那假如有一天諸葛亮去世了,這兩人一定會將蜀漢鬧翻天,費禕作為蜀漢大臣,竟然沒有防範到這一點,足見他們的昏庸。
當時費禕被孫權突如其來的斥責弄得措手不及,一時間沒有回答上來。幸好此時身邊的董恢悄悄提醒了費禕,他稱楊儀和魏延關係不好,不過是有私人恩怨,而不是像黥布、韓信那樣懷有叛逆之心的臣子,如今正要擊敗曹魏,統一中原,因此需要這些有才之士的鼎力相助才能得以成功,而基業是憑借有才之士才能逐步擴大的,如果只是為了防範沒有萌芽的事情而捨棄兩人不用,絕非長久之事。後來諸葛亮得知了這件事後,就將董恢引為他自己的知音,並將其征闢為丞相府掾屬,後又陞遷為巴郡太守。
很明顯,當時董恢的話說到了諸葛亮的內心裡去了,可見當時諸葛亮只是欣賞並重用魏延與楊儀的才幹,而且知道他們都是忠心於國家,但是對於他們的品德,諸葛亮很不喜歡,因此他們兩人注定不能成為諸葛亮的繼位人。
筆者認為,諸葛亮選擇的繼位人一定不是性格偏激的人物,因此無論楊儀做出了多少功勞,諸葛亮都不會選他做自己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