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在是曹營五子良將之一,在曹魏集團中,其戰鬥力是絕對可以進入前五的。關羽和趙雲則位列蜀漢五虎上將,是《三國演義》中絕對的寵兒,在小說中,幾乎沒有人是他們的對手。那麼在演義中,為什麼徐晃對著關羽和趙雲是不同的態度呢?下面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不過,《三國演義》畢竟不是一部以「武」見長的小說,雖然說書中有很多「鬥將」的精彩場面,但作者還真沒有給各位武將一個準確的「武力排名」。
怕是除了呂布之外,其他的猛將之實力,在作者那裡也只有一個「模糊定位」,就連羅貫中本人也沒法給出一個明確的誰強誰弱。
分析
《三國演義》中的鬥將場面有很多時候是比較矛盾的。譬如說紀靈同關羽能戰三十回合左右,可面對張飛時,不足十合就被刺於馬下。
而文丑,一個人獨鬥徐晃、張遼,能夠輕鬆取勝,但當他面對關羽時,沒有幾個回合就出現了「氣力不濟」的情況。
小說中之所以常常出現這種「不合理」的鬥將場面,說白了就是作者再給關鍵人物做「特寫」時而出現的疏漏。就像徐晃,在漢水之戰時畏「雲」如虎,到了襄樊之戰時卻敢於力戰關羽。
畏「雲」如虎
長阪坡一戰,讓趙雲的名聲威震曹營,直到趙子龍以花甲之年出征的時候,曹營依舊有人記得這昔日的往事。
「漢水之戰」,此時距離長阪坡鏖戰尚不到十年。十年的時間雖然說已經不短了,但趙雲在長阪坡的威風實在是太讓人「膽寒」了。所以,就連徐晃這種曹營虎將,在看到趙雲時也很「畏懼」:
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張郃是長阪坡之戰的親歷者,趙雲在重圍之中有多驍勇,張郃是深有感觸的:
雲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背後張郃趕來,雲加鞭而行,不想趷躂一聲,連馬和人,顛入土坑之內張郃見了,大驚而退。
身為武將,徐晃、張郃都不是那種輕易服氣的人,但「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沒有」。張郃曾經與趙雲有過交手,徐晃這次也見識了趙雲的手段。
雖然說,張郃、徐晃二人都有與趙雲一戰的實力,但他們也知道自己並不具備戰勝趙雲的本事。而且,此時的趙雲已經殺急了眼,他們不敢迎戰實屬正常。畢竟,不敢迎戰的不止他們二人:
所到之處,但見「常山趙雲」四字旗號,曾在當陽長阪知其勇者,互相傳說,盡皆逃竄。
酣戰武聖
徐晃的實力不及關羽,這一點從二人對陣顏良的戰績中就可以看出來。徐晃對陣顏良,以失敗而告終:
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
而關羽卻能夠斬殺顏良: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顏良措手不及,但也足可以證明關羽的實力要高於徐晃:
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關羽的驕傲是人所共知的,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演義裡,他的這個人設是穩穩的。但他並非所有人都瞧不上,在曹營中,有兩個人與關羽交情就很好:
卻說曹操部下諸將中,自張遼而外,只有徐晃與雲長交厚,其餘亦皆敬服。
能入關羽法眼的,那肯定是有足夠實力的。既然徐晃、張遼同關羽交情默契,起碼能說明一點,雖然徐晃、張遼硬實力不及關羽,但也絕對能達到「棋逢對手」的水平。
除此之外,羅貫中在這裡著重提出張遼、徐晃二人與關羽交厚,也是在為之後的故事發展做鋪墊,華容道上,關羽放曹,同他與張遼的情義分不開關係:
雲長愈加不忍。正猶豫間,張遼縱馬而至。雲長見了,又動故舊之情,長歎一聲,並皆放去。
襄樊城外,徐晃同關羽各位其主,沙場對立,但二人還要先憶一番昔日的交情:
魏營門旗開處,徐晃出馬,欠身而言曰:「自別君侯,倏忽數載,不想君侯鬚髮已蒼白矣!憶昔壯年相從,多蒙教誨,感謝不忘。今君侯英風震於華夏,使故人聞之,不勝歎羨!茲幸得一見,深慰渴懷。」公曰:「吾與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數窮吾兒耶?」晃回顧眾將,厲聲大叫曰:「若取得雲長首級者,重賞千金!」公驚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廢公。」
這段對話可以說是《三國演義》核心思想的精髓體現。《三國演義》最是推崇忠義思想,雖然羅貫中「尊劉貶曹」,但他卻不貶忠於曹操的人,甚至很推崇忠於曹操的人。
徐晃、張遼都是羅貫中極力推崇的「大配角」,因為在歷史上,徐、張二人就是「忠義」的典範。
而徐
晃與關羽在襄樊之戰中的這段對話,更是很明顯地表現出了徐晃既惦念當年與關羽的交情,這是徐晃之義;同時也因為各為其主,而不得不與關羽交手,這是徐晃之忠。
徐晃雖然在硬實力上不是關羽的對手,但這一次卻與關羽酣戰而不分勝負:
公大怒,亦揮刀迎之。戰八十餘合,公雖武藝絕倫,終是右臂少力。關平恐公有失,火急鳴金,公撥馬回寨。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小說,在這裡徐晃完全是可以「輸」的,只要不被關羽斬殺,那徐晃輸就輸了,不影響大局。
但作者卻沒有讓徐晃輸,這是為什麼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不「忍」,以及作者對忠義思想的推崇。
此時的徐晃,憑藉著與關羽的這段對話,以及得以「昇華」,他不再是曹營猛將徐晃,而是像關羽一樣,能夠詮釋「忠義兩全」的精神代表。
當忠義對陣忠義之時,羅貫中不忍讓任何一個忠義失敗。所以,此時的徐晃與關羽力戰八十回合,幾乎直追張飛、呂布一百回合這個交手記錄。
結語
在《三國演義》中,徐晃面對關羽和趙雲時,卻是有不一樣的態度。
面對趙雲時,是不敢迎戰,這自然與趙雲昔日長阪坡之威名有關;面對關羽時,徐晃不僅敢於迎戰,而且還是不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