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和黃皓,丁奉和孫綝這四個人的性質完全不一樣。首先,黃皓更像是「佞臣」,正在走向權臣的路子,還沒有取得絕對的權力,也沒有威脅君權。孫綝則不一樣,他可是繼承了孫峻,一門五侯典禁軍,權傾人主《三國誌.孫休傳》。所以,孫綝對君主來說屬於「奸臣加權臣」。再看兩位大將,姜維原屬降將,逐漸升至蜀漢北伐的領兵大將,在外雖然有兵權,在朝內卻被各種彈壓。丁奉則是東吳孫權碩果僅存的宿將,老將。所以,這四人身份有差異,更別說兩國政治背景下的不同。
先說說東吳方面,由於孫權晚年打壓本土本土士族,臨終時只能讓江北士族諸葛恪,呂據,宗室孫峻等人輔政。先是諸葛恪自己作死,讓孫峻找到了空子殺掉他,於是大權獨攬。孫峻去世,孫綝接掌大權,又清除了呂據,滕胤等人,權力更是集中。特別是孫綝,吳主孫休甚至對他封無可封,才有「一門五侯」之事。所以,孫休必定要除掉他的。更何況,孫峻和孫綝被稱為「兩孫亂政」,就是對東吳的沒有建樹,非但不能趁「淮南三叛」略取淮南,反而損兵折將,內鬥連連。所以,東吳的宿將,老將裡,只剩下一個丁奉可以用了。
其實殺孫綝的不是丁奉,也不是張布,而是這二人的部下。要殺孫綝的主謀更不是丁奉,而是吳主孫休和張布密謀,覺得實力和經驗不足,於是請丁奉加入謀劃。丁奉果然行事果決,趁著臘會,目視左右斬了孫綝,整個過程乾淨利落《三國誌.丁奉傳》。孫綝死後,孫休,張布,丁奉都成了既得利益者。孫休翻身做了真正的東吳之主,張布加「中軍督」,掌握禁軍,連兩個弟弟張惇,張恂都見任封賞,丁奉則被任命為大將軍,加左右都護。張布,丁奉雖然一個主內,一個主外,能力上丁奉無疑佔優,親近上張布佔優,無形中形成了制衡。
如果換成姜維,前文說了,黃皓屬於劉禪親信的「佞臣」,姜維要殺黃皓就屬於「清君側」,但凡這種口號的大部分都屬於謀反了,而且下場都不好。比如,最近的有東漢末年董卓入京亂政之事,幾乎直接埋葬了東漢王朝,屬於「大奸臣」無疑。所以,一旦姜維帶著軍隊殺向成都,就等同於謀反,只會造成蜀漢嚴重的內耗。那麼,姜維可以如丁奉一樣,把黃皓約出來再殺嗎?這更不可能實現,前期姜維在朝中本就被費禕壓著,後期姜維更是常年在外北伐,沒有條件完成這事。更關鍵的是,蜀漢朝廷裡黃皓想拔了姜維,諸葛瞻等人想制衡姜維,哪來的如張布一樣的幫手?
所以,姜維要殺黃皓,必定動用部隊,立馬背上「奸臣」之名。那麼,假如姜維成功了,最大的得益者並非劉禪,而最有可能是姜維,他也需要權力來以正視聽。更要命的是,姜維殺掉黃皓,矛盾就轉移到君臣身上。所以,姜維可能反倒成了「孫綝」,這會被諸葛瞻,廖化,董闕等人反殺的,而且姜維的直屬部隊,只是成都軍區的一部分。即使諸葛瞻等人不動手,蜀漢的永安軍區司令閻宇也會動手,因為他就是黃皓想取代姜維的人選。更何況,只要劉禪,黃皓認定了姜維是謀反,姜維大概率就不會成功,畢竟大部分蜀漢將領都是忠誠的。所以,無論姜維怎麼折騰殺黃皓,最終結果都是造成蜀漢內耗,加速滅亡。而丁奉殺孫綝,孫休畢竟是明主,這是為東吳延長了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