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得先從曹操說起。曹操一家人丁特別興旺,他一生先後有25個兒子,女兒數目不詳,按照自然比例推測,女兒的數目也應該與此差不多。
曹操的第一位妻子是丁氏,沒有生育子女;丁氏之後曹操娶了劉氏,生下長子曹昂;曹操的第3個妻子、也是他最喜歡的女人卞氏小曹操5歲,生下了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曹操的其他兒子、女兒分別由環氏、孫氏、杜氏、尹氏等夫人所生。
曹操不僅兒女眾多,而且不乏出類拔萃者,他們之中日不僅有曹丕、曹植那樣的文學家,也有曹沖那樣的天才神童,還有像曹彰那樣能帶兵打仗的猛將。
除他們外,在曹操的兒子中還有一位絲毫不遜色,成就更是不得了,他就是建安初年來到曹家的何晏。
何晏不姓曹,因為他不是曹操的親兒子,而是養子。
何晏的生父叫何鹹,事跡無考,但何鹹的父親不同凡響,他就是曹操昔日的上司、大將軍何進。
當初何進在袁紹的鼓動下謀除宦官,結果被宦官所殺,何進的妹妹何皇后、弟弟何苗也先後死了,這個南陽郡屠戶出身的家族頃刻間土崩瓦解。
何晏的父親何鹹大概也死在這個時候,有人認為他死時未必看到了自己的這個兒子,何晏有可能是何鹹的遺腹子,因為何晏出生於那場大動亂的次年,即初平元年(190年)。
何鹹死後妻子尹氏不知流落到了哪裡,建安初年曹操擔任司空後她來到了許縣,成為曹操「夫人團」中的一員。
何晏隨母親到了曹家,這個孩子很惹人喜愛,尤其是曹操,愛得不行,甚至超過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曹丕、曹植諸兄弟。
何晏討人喜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長得可愛,另一個是特別聰明。
《世說新語》說何晏「美姿儀」,想必小時候也是個英俊少年。
曹操自己長得不行,受他的基因影響,曹丕、曹植眾位兄弟長相上整體比較一般,曹彰生下來更是一頭黃毛,被曹操稱為「黃須兒」。
在這個環境中,英俊少年何晏比較耀眼。
何晏很小的時候便展露出過人的才能,《太平御覽》裡引用一本叫《何晏別傳》的書裡稱,曹操讀兵書時,遇到未解之處,試著問何晏,何晏小小年紀居然能針對曹操的問題分析得頭頭是道,「無不冰釋」。
曹操注過《孫子兵法》,是公認的軍事大家,一個孩子能幫他解答軍事方面的難題,未必太誇張了些,但至少說明何晏極為聰明。
曹操對這個孩子簡直喜歡得不行,他想讓何晏乾脆改姓曹,哪知何晏根本不幹,他在地上畫了個圈兒,自己呆在裡面誰叫都不肯出來,大家問他為什麼,何晏答道:「此何氏廬也。」曹操知道了就不再提改姓這件事。
姓沒有改成,但曹操還是喜歡何晏。吃的、用的、穿的都與曹丕兄弟們沒有任何區別,《魏略》一書說,曹丕看到這種情況「特憎之」,每次見到何晏不叫名字,而是喚他為「假子」。
在曹操生前,何晏一直很受寵愛,後來曹操把自己的女兒金鄉公主嫁給了何晏,何晏既是曹操的養子,又成了曹操的女婿。
何晏的岳母、金鄉公主的母親姓杜,其經歷與何晏母親尹氏很相似,杜夫人前夫是呂布手下的將領,名叫秦宜祿。
秦宜祿死後改嫁了曹操,除了金鄉公主,杜夫人還有一個兒子叫秦朗,是秦宜祿之子,像何晏一樣,也隨母親一塊來了曹家,成為曹操的養子。
隨著何晏年齡慢慢長大,他長得越來越白,這個白,既不是李白的白,也不是白居易的白,人家是真的白,是特別白,沒有抹粉就好像抹了粉似的,大家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粉面郎君」。
曹丕的長子曹睿生於建安九年(204年),應該比何晏小15歲左右,曹睿當了皇帝後,何晏應該快40歲了,他不太相信這個叔叔(或者叫姨父)會有那麼白,他懷疑何晏是抹了粉,於是想了一個辦法,要親自驗證一下「粉面郎君」的真假。
有一天,曹睿請何叔叔請飯,特意吃「肉絲湯餅」,類似於火鍋,一邊吃,火一邊烤著,不多時何晏就開始冒汗了,何晏不時撩起衣襟擦汗,曹睿在一旁仔細觀察,發現何叔叔臉上一點搽過粉的痕跡都沒有,有點失望地說:「看來真是個粉面郎君呀!」
何晏為什麼這麼白呢?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是人家何家的基因就是這樣的,要不然他的姨奶何皇后能受寵於靈帝劉宏嗎?
另一個原因是何晏長年堅持服藥,這個白是一種藥物反應。
何晏服的藥各叫「五石散」,是以五種石頭為主要原料調製的藥物,這5種石頭是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硫磺,這幾種原料如何調製在一起,方法已經失傳。
何晏吃了之後,效果不錯,同時期的大醫學家、針灸的發明人皇甫謐就曾經說,是何晏開始吃這種藥的,吃了之後,心神開朗,體力轉強。
對於魏晉史素有研究的魯迅先生曾說「五石散」是一種毒藥,是何晏吃開了頭。何晏有錢,他吃起來,大家也都跟著吃。魯迅先生就送給何晏一個」封號」:吃藥的祖師爺。
這些東西吃了真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嗎?實在不太清楚,但是應該會有一些立竿見影的效果,不然不會有那麼多人效仿。
吃這種藥或許跟吃興奮劑一樣,有的人甚至認為跟吸毒差不多。
何晏長年服藥,他的臉色跟這個有很大關係,其實是一種病態。
何晏的名氣不完全是他的臉白,也不完全是他會吃藥,魯迅先生給何晏還有一個「封號」:玄談的祖師爺,何晏的名氣是從這裡來的。
魏晉以後產生了一個新的哲學門派——玄學。
何晏是玄學公認的玄學創始人和代表人物之一,其他還有王弼、夏侯玄、鍾會、荀粲等人。王弼是王粲的族孫,夏侯玄是夏侯淵的族孫,鍾會是鍾繇的兒子,荀粲是荀彧的兒子,他們都是曹操陣營裡的「高幹子弟」。
他們的父輩和祖輩在前面打江山,他們在後方沒有什麼事幹,於是經常搞聚會,搞得多了也很無聊,於是每次確定個題目大家辯論,有點像大專辯論會。
他們辯論的題目讓人常常感覺到浮虛而玄遠,如聖人有情無情、本末有無、聲無哀樂、言意的關係等等。辯得多了,影響也越來越大,終於辯出了明堂。
這慢慢成為一種新的風氣,到魏末晉初時竟然成為新的社會潮流,那個時候的小資們通常都有一個好口才,這都是在辯論會上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