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一家人,在《三國演義》中的介紹是較為含糊的。在第三十六回中徐庶說道:「此人乃琅琊陽都人,覆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乃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
其父名珪,字子貢,為泰山郡丞,早卒;亮從其叔玄。玄與荊州劉景升有舊,因往依之,遂家於襄陽。後玄卒,亮與弟諸葛均躬耕於南陽。」
等到了第三十七回劉備第二次趕赴隆中拜見諸葛亮時,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又做了一個補充:「愚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現在江東孫仲謀處為幕賓;孔明乃二家兄。」至此我們可以得知,諸葛亮一共有兄弟三個,依次為諸葛瑾、諸葛亮和諸葛均。
其實,除了兄弟三人之外,諸葛亮還有兩個姐姐,只不過在小說中沒有介紹。關於這兩位姐姐的記載出自東晉習鑿齒的《襄陽耆舊記》。
諸葛亮的大姐後來嫁給了荊州豪族之一——蒯家的子弟蒯祺,二姐則成了荊州另外的一家豪族——龐家龐山民的媳婦。儘管史料中沒有關於這兩位姐姐對諸葛亮影響的記載。
但毫無疑問對諸葛亮的前半生意義重大。劉表能夠控制荊州,主要依靠了荊州的兩大家族——蔡家和蒯家,這兩大家族是荊州的主要政治勢力。
蒯家在劉表時期的代表人物為蒯良和蒯越,諸葛亮的大姐夫蒯祺就是蒯家的子弟,後來還擔任了房陵太守;諸葛亮的二姐夫龐山民。
出自荊州著名在野政治領袖和文化名流龐德公家族,後來與諸葛亮一起為劉備效力的著名謀士參謀龐統就是出自於這個家族,是龐德公的侄子。
諸葛亮的夫人,在《三國演義》中是個若隱若現的人物。說其「隱」,是因為這個人物在小說中未曾出場,讀者對她也就不會產生多大印象。
說其「現」,則是因為《三國演義》中曾經數次提到她。關於這位諸葛夫人,我在此人很醜,但很有才,連諸葛亮也要偷偷跟著學幾招一文中已有介紹,大家可以參看)
與跑龍套的諸葛瑾、諸葛均相比,小說中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及之孫諸葛尚的刻畫較多。兩人的主要表現均在第一百一十七回中。書中是這樣描述諸葛瞻和諸葛尚的:
(諸葛)瞻自幼聰敏,尚後主女,為駙馬都尉。後襲父武鄉侯之爵。景耀四年,遷行軍護衛將軍……(諸葛)尚時年一十九歲。博覽兵書。多習武藝。瞻大喜,遂命尚為先鋒。
鄧艾進攻益州,後主劉禪派諸葛瞻父子上陣禦敵。為誘降諸葛父子,「艾從其言,遂作書一封,遣使送人蜀寨。守門將引至帳下,呈上其書。瞻拆封視之……瞻看畢,勃然大怒,扯碎其書,叱武士立斬來使,令從者持首級回魏營見鄧艾」,後父子二人雙雙戰死疆場。
歷史上的諸葛瞻與小說的描述基本相同。諸葛瞻幼年非常聰慧,深得其父喜愛。憑借諸葛亮的威望,諸葛瞻十七歲任騎都尉,先後擔任過羽林中郎將。
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軍師將軍等職。在蜀漢後期日漸衰落的環境下,諸葛瞻宛如又一個諸葛武侯出現在蜀漢的政治舞台上。這倒不是因為諸葛瞻自身有多大的能力,主要還是由於蜀人非常懷念諸葛亮,愛屋及烏,所以每當蜀漢朝廷出現了一個善政佳事。
人們都會認為是諸葛瞻的功勞,即便與諸葛瞻毫無關係也一向如此。景耀四年(公元263年)諸葛瞻被委任為行都護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南鄉侯董厥並平尚書事。
魏征西將軍鄧艾征討蜀漢時,諸葛瞻和兒子諸葛尚迎戰。期間鄧艾曾經派人對諸葛瞻進行勸降,諸葛瞻「怒,斬艾使。遂戰,大敗,臨陳死。
時年三十七。眾皆離散,艾長驅至成都。瞻長子尚,與瞻俱沒」。雖然諸葛瞻能力不濟,但是其忠貞不二、壯烈殉國的行為,卻是值得後人讚頌的。
諸葛亮祖孫三人雖然未能幫助劉備、劉禪父子完成復興漢室的宏願,但為了蜀漢的江山前赴後繼,馳騁疆場,最後都死在沙場上,可說是滿門忠烈。
除了諸葛尚之外,諸葛亮還有一個孫子叫諸葛京。西晉時期諸葛京曾經擔任過江州刺史一職,諸葛亮家族也正是因為諸葛京的存在延續至今,只不過在《三國演義》中沒有介紹,使得讀者誤以為諸葛亮一門在蜀漢滅亡時期悉數死於戰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