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諸葛亮北伐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諸葛亮是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貴人,同時也是幫助劉禪支撐蜀國幾十年的支柱。北伐是這位臥龍先生的一大軍事傑作,6次伐魏的舉動一度打得曹魏瑟瑟發抖。然而諸葛亮的北伐大業卻面臨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
就拿諸葛亮的第1次北伐來說吧!蜀國經過了夷陵之戰已經元氣大傷,而且北伐之際的西蜀人才匱乏,五虎將中的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已全部作古,僅存常山趙雲這一顆碩果。縱觀蜀國40多年來的所有武將,其中只有五虎將、魏延以及後來的姜維可以算一流武將。
第1次北伐時,起初姜維還未投降,蜀只有魏延、趙雲2位一流猛將,因此這2人應該是諸葛亮北伐的左膀右臂。當時吳蜀已和好,雙方不會再對掐,因此諸葛亮只留下李嚴在白帝城防守東吳就行了;與此同時,西蜀已平定了南方;因此蜀國可謂已沒了後顧之憂。
但曹魏佔據了天下百分之六十的地盤。魏國不光實力強大,而且還兵多將廣,糧食充足。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可以放心大膽地派出全主力陣容去攻打曹魏,而且也只有全力以赴才有可能打贏曹魏。而諸葛亮也基本是這麼做的。
公元227年,諸葛亮大會文武,並準備發動北伐之戰。這個時期的諸葛亮也幾乎把蜀國精銳全部都派了出去,如蜀國第6虎將魏延、西涼猛將馬岱、二流大將王平、趙雲曾經的副將張翼、忠義的高翔等大將盡皆出馬。
然而西蜀五虎將之一的趙雲卻沒能入選北伐大名單。要知道,這個時期的魏蜀吳已沒有人是趙雲的對手了,可以這麼說:此時的趙雲就是天下最強的猛將。這次北伐行動,諸葛亮要帶了趙雲去就多了幾分贏曹魏的把握。
可是諸葛亮卻以「老將軍年事已高」為理由不願意讓趙雲北伐。其實這不過是諸葛亮的敷衍借口而已,並不是他的內心真實想法。就按《三國演義》來說,這個時候的趙雲也不過才70歲。
當年老黃忠也是70歲高齡了,而諸葛亮卻非常願意讓老黃為大將去收取西川;而趙雲的武力值在黃忠之上,因此70歲的趙雲不會比黃忠弱,諸葛亮也就沒有道理不放心趙雲去伐魏。那麼諸葛亮為何不願意派趙雲去北伐呢?原來這與劉備當年托孤有關。
時間回到公元223年,當時劉備兵敗夷陵,最終病死在白帝城。劉備臨死前,他特地找來了諸葛亮,並且面對文武重臣進行了一番囑托。「劉備托孤」是歷史上有名的典故,這裡就不細說了。除了諸葛亮外,劉備還對趙雲進行了一番叮囑。
關、張二人死後,「四弟」趙雲就是劉備唯一的手足兄弟,想起他們幾十年的交情,劉備流著淚對趙雲說了最後的心願:「你是我的患難之交,希望你能夠繼續照看好我的兒子阿斗!」這裡劉備的言下之意就是讓趙雲好好輔佐劉禪,以及竭盡全力保護他的安全。
趙雲曾經在長阪坡救過小主人劉禪,後來又在長江從吳人手裡奪下了阿斗。而且他以前的主要職責就是保護劉備及其家人的安全。劉禪這人比較懦弱,而且智商常不在線。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有人會對小皇帝劉禪不服,甚至還有人會做出危害他的事情。所以劉備才叮囑趙雲要保護好阿斗。而諸葛亮身為劉備的貴人,當然會把主公的臨終遺言銘記於心。
故北伐之時,諸葛亮就想把趙雲留在成都保護皇帝。因為諸葛亮把精銳之師全帶了出去,成都難免有人會趁機威脅皇帝的安全,而有趙雲這樣的虎將在成都鎮守,也就沒人敢妄動了。趙雲一心放在了北伐之上,因此忘了主公的囑托,不過諸葛亮沒有忘,他為了給趙雲留面子才說其年齡太大不適合北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