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耐不住寂寞?所以才引發三顧茅廬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耐不住寂寞?所以才引發三顧茅廬

劉備與諸葛亮第一次是如何相見?《三國演義》裡是繪聲繪色啊——三顧茅廬,關羽、張飛失了耐性,只想把這不識相的傢伙綁了來。劉備慌忙阻止,再次造訪,終於見到了這個被稱為臥龍的大才子。得到了三分天下的計策。從此如魚得水,比起從前投了一個又一個主公來,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之類……

不得不說,羅貫中確實是個寫小說的高手。然此處,他還是依了《三國誌》的,「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而諸葛亮在上給劉禪的《出師表》中亦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兩相對照,三顧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然在陳壽於西晉寫《三國誌》之前,即有魏人魚豢著《魏略》。南朝宋裴松之著解《三國誌》便引用了很多《魏略》的史料。在此書中,諸葛亮與劉備相見,可又是另外一副樣子。

裡面寫到,當時曹操初定北方,諸葛亮又知道劉表太過於優柔寡斷,不懂軍事,非成大器之人。於是去見劉備。劉備之前又不認識他,又覺得他太年輕,應該沒多少料,於是對他不冷不熱,跟普通士子沒啥區別。當時的宴會,人不少,大家都散了,獨獨諸葛亮不走。編草鞋出身的劉備,喜歡織牛尾巴,當下正織著呢,諸葛亮湊過去,說將軍應該是有大志的人,怎麼能編這東西呢?劉備聽這話,才覺得這傢伙不一般,於是……後面大家就知道了,從此相識相知相伴一生……

差不多同時代的人,卻有不同的記載,到底,是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耐不住寂寞主動求進?其實已說不清了。因為,《三國誌》是正史,但《魏略》卻比他成書更早。史料價值,可謂不相上下。且三顧之說,既有《三國誌》所載,又有諸葛亮的自白,可謂證據確鑿,更勝一籌。

到底信誰呢?咱還是信《三國誌》了,《魏略》畢竟是魏人所寫,他那般記敘,既消解了劉備的求賢若渴,又嘲笑了諸葛亮臥龍不臥。很可能,有著小小私心的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