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三國和高句麗,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1906年, 吉林集安鄉民在修復道路時,發現土裡竟然挖出一塊破損的石碑。碑系赭紅色,石英粒岩石鑿刻而成,發現時只殘餘全碑的左上角,表面光潔,字體為隸書,遒勁古樸鑿刻工拙。經考證,此碑正式曹魏安邑侯平定高句麗紀功碑!碑後幾行字按理說應該是刻寫為參加此次戰役的將軍,但由於石碑主體缺失,不能見其姓名。根據《三國誌·魏書 丘儉傳》的記載,領兵參與這次戰役的將軍正是三國晚期的曹魏著名將領-毋丘儉。
毋丘儉紀功碑
東漢末年,公孫氏雄踞遼東,附近諸夷懾服。此時的高句麗立國已有180餘年,佔據整個朝鮮半島及東北亞大片土地。最初,高句麗和公孫氏相處還算和諧,高句麗甚至還出兵幫公孫氏打過山賊。
196年,高句麗新大王初即位,王兄拔奇曾得到公孫度的幫助,起兵爭位,卻最終失敗而死。從此高句麗與公孫氏就結下了墚子。公孫氏欲入中原爭鋒,必須要先解決高句麗這個後顧之憂,而高句麗要想實現獨霸遼東的預想,也必須要排除掉公孫氏這個障礙。二都心懷鬼胎,互相提防。但彼時的高句麗畢竟是東亞小國,國力孱弱,主要採取保境安民的守勢,待機而動。
到了209年,雙方矛盾激化,遼東太守公孫康(就是斬了袁尚袁熙送首級給曹操的那位)終於興兵討伐,激戰後第一次攻破了高句麗都城,焚燒村落,高句麗被迫遷都山城丸都(吉林集安以西之山城子)。
經歷大敗後的高句麗開始痛定思痛,為了復仇公孫氏,玩起了春秋時遠交近攻的一套,分別和吳國和魏國建立了外交聯繫,233年,孫權曾派使者出使遼東公孫淵(公孫康之子)商量聯合攻魏,但後來雙方沒談攏,公孫淵殺死為首的兩使者。使者團中有幾個逃亡到高句麗,便假稱奉孫權之命而來,於是高句麗與東吳一度打得火熱。但好景不長,曹魏當然不願看到這種關係繼續發展下去,頻頻派人出使高句麗,促其與東吳斷交。幾年後高句麗迫於魏國壓力,與吳絕交。
在那個戰爭年代,國內形勢風雲變幻。隨著諸葛亮死於五丈原,魏國西南戰線壓力減輕,開始騰出手來收拾桀驁不訓的公孫淵。
237年,司馬懿率四萬大軍分水陸兩路征遼東,並要求高句麗出兵相助。高句麗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派出主簿大加率數千精兵幫助魏軍作戰。幾個月後,襄平城破,公孫淵死於梁水,公孫氏在遼東的勢力土崩瓦解。魏軍隨即率軍渡海,又收服樂浪、帶方二郡。魏在原公孫氏所轄地區設平州,轄遼東、昌黎、玄菟、樂浪、帶方五郡,並置東夷校尉於襄平以統管遼東半島。
公孫氏敗亡後,遼東諸郡盡入魏手。到240年後,當時魏正忙於與吳、蜀的戰爭,內部司馬氏與曹氏又鬥得正歡,無暇回顧。高句麗東川王又開始頻頻入寇,攻打遼東幾個小城,獲得一些小勝。高句麗大臣沛者得來絕食死諫,勸國王不要惹惱大魏,招來亡國之運,東川王哪裡聽得進去。
果然,隨著吳蜀方面戰事稍息,魏帝曹芳點派曾隨司馬懿征討遼東,熟悉遼東地形,風土人情的毋丘儉率大軍東征,以報高句麗侵略之仇。公元246年,毋丘儉帶領魏軍步騎萬人,東出玄菟郡,向高句麗進發。高句麗東川王親自率領步騎2萬餘人迎敵至沸流水,戰魏軍於梁口(註:今通化市江口村)。兩軍對陣,以死相搏,魏軍以方陣迎敵。東川王被打得大敗,魏軍斬首數千級。
毋丘儉畫像
東川王率少數殘軍狼狽逃回,據守堅固的丸都城。毋丘儉圍城後,見山城的西北面山體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採用避實就虛,正面佯攻,西北偷襲的戰法,選派一些身強體壯善於攀登的士兵,帶著兵器長繩,偷偷地順著山崖爬上去,先殺死上面的守兵,「束馬懸車」,攻破了丸都山城。
據《三國誌》所載,魏兵「屠丸都」,採取了燒光殺光的策略,唯獨對當初勸說國王不要侵犯魏國的沛者得來一家網開一面,「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不久,毋丘儉再征高句麗,東川王奔買溝(註:今朝鮮鹹北會寧)。毋丘儉派玄菟太守王頎緊追東川王,過沃沮千有餘裡,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而還〔1906年毋丘儉刻石記功碑在吉林輯安被發現,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東川王在逃亡中抑鬱死去。〔註:據《三國史記》載,高句麗以詐降計刺殺王頎,打敗魏追兵。此事不見於中國史籍。〕魏軍兩次征討,每次均俘獲高句麗人口數千,將他們遷入內地。
毋丘儉征高句麗
毋丘儉東征,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地區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征討,魏之勢力遠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原屬高句麗統轄的朝鮮半島嶺東穢貊地區,也歸入了樂浪、帶方二郡。高句麗幾遭滅頂之災,僥倖苟延殘喘了下來。以後四十餘年,高句麗不敢再向遼東入寇,並頻頻向魏、晉納表稱臣,雙方長期保持和平狀態。直到500多年後,終在唐高宗時期被滅國亡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