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
在漢末三國時期,降將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存在,也即魏蜀吳三國都有不少降將。比如在蜀漢將領中,姜維、王平、夏侯霸等人都是出自曹魏的降將。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曹操麾下的武將中,也有不少都是降將出身中。特別是在曹魏五子良將中,張郃和張遼這兩大武將,就是比較典型的降將。
一方面,張遼曾經是呂布的手下,在呂布敗亡之後,張遼歸降了曹操。另一方面,張遼是在公元199年歸降曹操,而張郃則是一年後,也即公元200年。彼時,官渡之戰爆發,張郃作為袁紹手下的武將,歸降了曹操。那麼,問題來了,張遼和張郃都是降將,為何投降曹操時,張郃的待遇高於張遼?也即曹操所給的待遇為何不一樣呢?
一
首先,張遼和張郃投降時的待遇不同,主要體現在官職和爵位上。公元199年,面對前來歸降的張遼,曹操將張遼拜為中郎將,並賜爵關內侯。公元200年,曹操聽說張郃歸降,非常高興,將將張郃拜為偏將軍,封為都亭侯。就官職來說,張遼是中郎將,張郃是偏將軍。在漢末三國時期,較高級別的官職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而較低級別的武將官職,則從低到高,依次為:都尉—校尉—中郎將—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
所以,張郃作為偏將軍,自然是明顯高於中郎將的張遼。而在爵位上,張郃是都亭侯,屬於亭侯的檔次,而張遼則是關內侯,是在亭侯之下。在漢末三國時期,侯爵從高到低依次為縣侯、鄉侯、亭侯、關內侯。綜上,不管是官職還是爵位,剛剛投降時的張郃,都是要高於剛剛投降時的張遼。所以,曹操為何要區別對待呢?
二
對此,在筆者看來,曹操給兩位降將的待遇不一樣,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這和張遼、張郃原先的官職存在直接的關係。在呂布手下時,張遼擔任騎都尉這一官職,投降曹操時,曹操將其升為中郎將,已經屬於重用了,在都尉和中郎將之間,還隔著校尉這一官職。與此相對應的是,初平二年(191年),韓馥出讓冀州後,張郃效力於袁紹。在攻打公孫瓚時,張郃立下不少戰功,被袁紹遷為寧國中郎將。
由此,張郃之前就是中郎將,對此,曹操總不能繼續讓他當中郎將吧。於是,曹操將其從中郎將提升到偏將軍,無疑是比較適合的選擇,這能讓張郃感到自己受到了曹魏的重視。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張遼和張郃的起點不同,自然是他們投降曹操時待遇不同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張遼和張郃投降時的情況也是明顯不同的。
三
就張遼來說,是在呂布敗亡後才歸降曹操。《資治通鑒》中記載,在曹操對下邳城內的投降者們以禮相待之後,張遼才率軍投降,也即張遼堅持到了最後一刻。誠然,這是張遼對呂布忠義的體現。但是,這讓張遼失去了和曹操討價還價的餘地,也即當時的張遼,只能歸降曹操,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更為關鍵的是,張遼所在的呂布勢力,和曹操展開了數年的激烈較量,比如曹操麾下的夏侯惇,甚至還被呂布俘獲過。在這數年的較量中,曹操陣營的武將,自然對張遼沒有什麼好感。在此背景下,曹操可以收留張遼,並給他加官進爵,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和張遼類似的是,關羽歸降曹操時,被封為偏將軍一職,也引起了曹操手下的不滿。
四
最後,而就張郃來說,是在官渡之戰勝負未分的時候歸降曹操,因此,張郃的歸降,無疑增加了曹操戰勝袁紹的底氣,乃至於挫傷了袁紹大軍的銳氣。所以,張郃歸降的價值,明顯高於張遼歸降的價值。進一步來說,在官渡之戰時,袁紹兵強馬壯,勢力遠遠強於曹操,張郃能夠從袁紹一方轉投到相對弱小的曹操一方,無疑是令曹操意外和驚喜的事情。對此,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曹操聽說張郃已經向曹洪投降,非常感到高興,對張郃說:「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當時喜出意外的曹操,將張郃比作楚漢之際的韓信,這無疑是極高的評價和肯定了。
基於以上原因,雖然都是降將,但是張郃投降時的待遇,明顯要高於剛剛投降時的張遼。當然,英雄不問出處,在歸降曹操,也即獲得了施展才華的大舞台後,張遼和張郃的表現都非常精彩,比如張遼在合肥之戰中大破孫權,成為曹操在東線的著名將領,再比如張郃在街亭之戰中大破馬謖,成為曹魏在西線的著名將領,兩人最終獲得了非常高的成就,絲毫不遜色於關羽、張飛、趙雲、馬超等同時期的著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