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劉備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劉備三顧茅廬之後,終於見到了諸葛亮,迫不及待的問計諸葛亮,於是千古名篇《隆中對》就此出爐。劉備聽後大讚,力邀諸葛亮復興漢室。
諸葛亮的隆中對,歷史評價一直很高,還入選了初中語文教科書,多人能夠倒背如流,在中國古代的戰略思想中,隆中對具有典範價值。
然而讓人奇怪的是,如此一個令人驚歎的戰略,龐統獲悉之後,卻冷冷的給了八個字評價,並不看好隆中對這一千古奇謀!而且,通過隆中對,也可以看到諸葛亮與龐統的謀略誰更強。
隆中對的核心思想,除了天下三分論之外,就是講述三分之後劉備何去何從,核心戰略是如下這一句話。
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也就是說,一路從荊州、一路出益州,劉備兵分兩路,就能北伐中原,實現復興漢室的終極夢想。
然而,龐統獲悉這一戰略之後,卻冷冷地給出了八個字,即「鼎足之計,難以得志」!顯然,龐統不看好隆中對的戰略,已經不是說未來北伐中原的問題了,而是說這一戰略讓蜀國與東吳、魏國實現「三國鼎立」都難以得志。
龐統這一令人驚悚的結論,到底是譁眾取寵,還是理性分析?
其實,準確的來說,龐統一半贊同諸葛亮,認為益州天府之國,人口富庶,是北伐的根基;但另一半不僅不認為荊州有助於復興漢室,反而會破壞蜀國的戰略。
眾所周知,荊州西通巴蜀,東連吳國,北鄰漢沔,地理位置極佳,所以劉備佔據荊州,看似可以北上伐曹、東下連吳、西進川蜀,屬於戰略要地。
所以,諸葛亮隆中對中認為,荊州是「用武之國」,可以打向各方,掌握軍事主動權。一旦有了機會,就可以兵分益州、荊州兩路,用兩個拳頭攻打曹操,讓曹操難以招架。
既然如此,在龐統眼裡,劉備佔據荊州到底有何弊端?龐統有三個理由。
一,因為荊州是戰略要地,所以此前曹操、孫權、劉備一直爭奪此地,龐統總結為「荊州荒殘,人物殫盡」,已經不足以成為劉備未來的戰略支撐點。
二,荊州的優勢,卻也是荊州的劣勢,諸葛亮認為是「用武之國」,其實卻是四戰之地,時刻面臨孫權、曹操的壓力,容易被人圍攻,以弱小的劉備而言,壓力實在太大了。
三,相比曹操和孫權,劉備實力過於弱小,即便未來拿下益州,主要精力應該是先守住,而非打出去,慢慢積蓄力量,增強蜀國實力,而不是把力量浪費在這種險地。
因此,在龐統看來,荊州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最終還是應該忍痛放棄,將戰略重心徹底轉向益州。原因很簡單,如果劉備不放棄荊州,那麼就此後患無窮,甚至影響蜀國成為三足中的一足。
從歷史發展來看,證明了龐統超前的預見性,最典型的兩件事是:蜀吳結盟,關羽敗走麥城。
夷陵之戰前,蜀國和東吳雖然貌似結盟,但卻一直不是真正的聯盟,兩國關係極為脆弱,問題就出在荊州。對蜀國而言,荊州是北伐中原的戰略要地,但對東吳而言,卻關係到國家安全,自荊州順江而下,處於下游的東吳幾是門戶大開,所以必定要掌控荊州。
荊州對東吳是威脅,對曹操也是威脅。關羽依靠荊州南郡,發動襄樊之戰,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打的曹操差點遷都,說明荊州的確是討伐曹操的要地。然而,關羽進攻曹操之時,原本盟友東吳卻背盟偷襲了關羽,導致關羽敗走麥城,順利奪取了荊州。
東吳拿到荊州之後,兩國才真正結盟。換言之,劉備掌握荊州時,東吳、魏國都是劉備敵人,兩國合攻蜀國,還如何三國鼎立?所以,龐統分析非常有見地,符合當時實際情況。可惜,劉備卻不願放棄荊州,最終成了關羽之死和夷陵之戰的源頭,這兩次慘敗之後,如果東吳、魏國趁機滅蜀,蜀國能夠抵擋,能夠避免被滅嗎?而如果沒有這兩次慘敗,蜀漢國力又該有多強?
顯然,從隆中對這一戰略來看,暴露出諸葛亮的一個致命弱點,歸納起來就是具體和務實,因此要比龐統略遜一籌。
隆中對時,諸葛亮一介書生,沒有為官經歷,所以荊州、益州兵分兩路有點想當然了,比如隆中對中有「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實際可能嗎?而龐統做過多年的底層官員,更注重實際情況,所以才做出理性和最識時務的判斷,最終一語道出隆中對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