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國演義》,大家都會列出幾個裡面有名的人物。
但名氣最大的肯定是劉備和曹操。
即便是同為霸主的孫權與二人比起來都像是個打醬油的,因此後人經常將二人拿來做比較。
其實劉備和曹操即便是再加上孫權,比來比去都是各有千秋難分伯仲。
可若是將雙方子嗣拿來比較,勝負自然一目瞭然。
可以說曹操乃是完勝,曹丕、曹植不僅文采斐然,能力也相當出眾。
再加上人盡皆知的「稱象」天才曹沖,相比之下我們所熟知的劉備子嗣也就只有劉禪一人。
而劉禪又被稱為「扶不起來的阿斗」。
他的名氣完全是建立在「扶不起」這三個字上,成為後世嘲笑的對象。
如此比較雙方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可身為人父的劉備顯然不這麼認為。
或者說劉備對他的兒子們抱著極大的希望。
從他第一個子嗣開始,就已經謀劃好了一生的夙願與追求。
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先從劉備的第一個兒子說起,事實上劉備的第一個兒子並非其親生,而是其養子。
當時劉備投靠荊州刺史劉表,暫時安頓在荊州。
因為這個時候劉備還沒有子嗣,便收了羅侯寇氏的兒子為養子,名為劉封。
關羽在圍襄樊之時多次向劉封求援,可劉封卻聽了孟達的讒言以借口推辭,導致關羽戰敗,事後被劉備賜死。
劉備的第二個兒子就是劉禪,劉禪雖是劉備第二子,卻是劉備親生的,小名阿斗。
後來順理成章的繼承了蜀漢的皇位,這位後主的所作所為天下之大估計無人不知。
說起來劉禪並不能算是一位昏君,只是說是無能,不僅「高高興興」的亡了國,還「樂不思蜀」。
這可能就是他對待人生的態度,也是他能活64歲的原因。
劉禪之後,劉備還有兩個兒子,分別是劉永和劉理。
這兩位在歷史上上完全是默默無聞,除了「劉備之子」這個名號外很少有什麼豐功偉績或者特點的記載。
按照二人的出生先後,應該是劉永在前,劉理最小,而且劉理不到三十歲就去世,故而鮮為人知。
目前所知劉備就只有這麼四個兒子。
按照他們出生的先後順序,再將他們的名字連在一起,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
古代人名多為單字,三國中幾乎找不到個雙字名的人。
將四人名字按照時間順序連起來便是「封禪永理」。
「封禪」中的「封」有祭天之意,「禪」為祭地之意,連在一起就是祭拜天地。
而封禪活動是古代帝王最大也是最隆重的祭拜活動,聲勢浩大,古人認為泰山乃天下第一山。
一般都是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但值得注意的是,封禪絕非隨隨便便舉行。
它一般發生改朝換代或者亂世之後天下太平才可封禪天地,如此已經說明了劉備稱帝的心思。
「永理」主要在這個「理」字,「聖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
理字的含義頗多,但用在此處最恰當的當屬治理,亦或者是安定平定之意。
如此連起來劉備的用意便是當他封禪之後天下必定會得到長治久安的治理。
又或者是他將這種夙願寄托在子嗣的身上。
其實古人起名頗有講究,尤其是地位越高越是如此。
從這方面出發去想的話,劉備四個兒子的名字應該不是一件巧合。
而是劉備經過深思熟慮早就想好的事情,以自己的心願為子嗣起名,確實有這個可能。
所以您看,劉備的四個兒子的名字,是不是很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