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陳宮和呂布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陳宮算是三國中被低估的謀士參謀,從勸呂布奇襲允州,到下邳之戰時犄角之勢的防禦思路,陳宮所提出的種種計謀,無一不是正中敵人要害的對策。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謀士參謀,卻寧可抱在呂布這棵枯樹上吊死,也不願意去追隨劉備,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說說陳宮為何要選擇呂布。
一方面,曹操在征討徐州時肆意濫殺無辜,引起了陳宮的厭惡;另一方面,名士邊讓為曹操所殺,也讓陳宮意識到曹操在根本利益上,與他所處的允州士族集團相違背。
這兩點正是他選擇背棄曹操的原因。
同時,曹操的種種表現也讓他意識到,士族們在亂世中尋找合作對像一定要慎之又慎,不然隨時有被對方吞併的危險。他選擇呂布,就有著這種考量在內。
《三國誌》的原文寫道:「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這個「共牧兗州」要劃重點,從當時他的這條建議來看,他之所以選擇呂布,無非是看中了呂布的武力和善戰之名,而呂布本人根基薄弱,以及他不善經營根據地的劣勢,在這裡反而成了他與陳宮合作的先天優勢。
沒兵沒糧,沒事我們有啊;沒錢沒威望,沒事我們有啊。在陳宮看來,只要呂布能夠發揮其特長,那麼無論是錢糧兵器,士族們都可以為呂布提供。這也保證了呂布不會在做大後,就將兗州士族們踢到一旁。
所以說,在發現曹操不靠譜之後,呂布已經是陳宮找到最合適,也最方便變相控制的人選了。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劉皇叔。
不對,這時候劉備還沒有被封為劉皇叔,那他這時候是什麼官呢?答案是平原相,即平原國的國相。按東漢末年的官制,這一職務與一地太守地位相同,但由於當時正逢漢末亂世,有槍才是草頭王的時代背景下,平原國相根本就是一個虛名。
和劉備寒酸的名號相比,呂布當時的官職就好聽多了,溫侯呂布,是不是蠻霸氣的。當然了,手底下如果沒有兵馬這些實實在在的硬傢伙,即使封你一個齊天大聖,也還是養馬的弼馬溫。
可在這一點上,呂布又再次碾壓了劉備。呂布手下最精銳的部隊,是當時縱橫天下的西涼鐵騎,這支精銳部隊雖然人數較少,但實力出眾,在董卓生前這支部隊也一直都是他的王牌。像張濟、張繡、賈詡、段煨、牛輔、徐榮這些人,都曾經出身這一系。
和呂布身邊的豪華陣容相比,劉備的軍力簡直連低配版都算不上,他當時的家底一共也就一千來人。這種實力,別說是呂布、曹操,就隨便是他們手下的一個將領,都能分分鐘碾壓他好幾遍。
想想看,實力、威望,無論拿出哪一條來,你都找不到陳宮選擇劉備放棄呂布的原因,人家商業獵頭蠱惑別人跳槽,還提高工資待遇呢,你這邊越跳槽條件越差是怎麼回事。
有不少人覺得,陳宮雖然有一定的謀略,卻不算是有什麼識人之明的智者。可這種說法就有點太為難人家陳宮了,如果《三國誌》裡面那些智囊人物,抬眼一看就知道誰能成事誰草包一輩子,那估計開篇曹操就已經達到「集齊所有謀士參謀卡」的成就了。
說實話,作為成天看《三國演義》和相關衍生作品的現代人來講,我們真的沒什麼底氣和立場去嫌棄陳宮的識人不明。本來嘛,如果沒看過小說,任誰能想到這個耳朵大得像蒲扇一樣的傢伙,竟然運氣能接連好到爆。
站在上帝視角,搞事後諸葛亮的點評,都是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主。所以,既然不是穿越者,就別想搞什麼風險投資啊燒冷灶之類的騷操作了。
另外,即使陳宮真的看出劉備有野心有能力,也有未來的潛力,恐怕也未必會立刻拋下呂布去投奔劉備。畢竟對於陳宮而言,他反叛曹操雖然事發突然,但畢竟從邊讓被殺、徐州屠城等事上來講,他能略顯無辜的說一聲「是曹操先動的手」。
可呂布對陳宮可真的沒話說,直到郝萌之變陳宮被曹性指認為謀逆主使之後,他依然沒將陳宮監禁起來或奪走他的實權,還在下邳之戰時準備將城池交給陳宮防禦,只不過最後因為自己妻子對陳宮的猜忌,才打消了念頭。
「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君」,對於陳宮來說,他一開始投靠時呂布,可能真的抱有對方好控制好操縱的前提,但這又能怎麼樣呢?在輔佐呂布的過程中,呂布這位貶多於褒的武將,雖然有著種種問題,可卻沒有虧待陳公台本人。
試想一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陳宮真的投靠了劉備,那他豈不是也成「三姓家奴」了。
還有一點也非常現實,在陳宮投靠呂布的過程中,他的一系列手法簡直是對曹操的一記無情背刺。這一刀插下去,要不是荀彧等謀主的超常發揮,曹操差點就沒有緩過神來。
試想一下,在這種情況下,陳宮是繼續在實力強勁的呂布身邊安全呢,還是找劉備這樣一個兵馬薄弱,連著好幾次老婆孩子都顧不上的草根安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