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臥龍先生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諸葛亮有一個著名的雅號:''千古人龍'',之所以留下這個美稱,有兩個原因,一是讚美諸葛亮是人中龍鳳,二是諸葛亮隱居隆中時道號''臥龍先生''。這個道號可謂恰如其分,暗指諸葛亮身負絕世之才,是一條蟄伏的龍,一旦時機來臨就會上天入海,騰雲致雨。
在古代,''龍''被視為傳說中法力無邊、至高無上的神獸,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稱為''龍''。諸葛亮也能被稱為''龍'',並且還能贏得世人一致公認,可見諸葛亮之才確實非比尋常。不過,三國時代享有''臥龍''這個美稱的,並非僅有諸葛亮一人。諸葛亮死後若干年,三國出了一位名士,也曾被人稱為''臥龍''。
此人就是魏國名士嵇康。嵇康,字叔夜,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生於224年,卒於263年。嵇康祖籍會稽上虞,後來他的祖上為了避禍,遷居到譙國銍縣。嵇康出身官宦世家,父親擔任過魏國治書侍御史,哥哥稽喜擔任過揚州刺史、宗正之職。
嵇康青少年時代,苦讀詩書,滿腹經綸,很早就表現出卓越才情,''有奇才,遠邁不群'',''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天資聰穎,連老師都不用請,博覽群書無一不通。嵇康不僅學識淵博,而且愛好廣泛,多才多藝,''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對養生、彈琴作曲、詩詞歌賦都到了爐火純青之境界。
嵇康相貌出眾,言辭雅致,風度翩翩,氣度不凡,''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世人仰慕他的風采,稱之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嵇康與當時的六個名士,合稱為''竹林七賢'',名傳後世。
嵇康雖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但卻以性情剛烈耿直聞名。他曾擔任魏國的郎中、中散大夫,加之娶了曹操第十子曹林的女兒長樂亭主,也算是魏國的皇親國戚,因此對魏國忠心耿耿。魏國後期,司馬懿家族篡奪魏國大權,嵇康悲憤不已,辭官不出,堅決不肯與司馬昭合作,退隱山林,閒來飲酒賦詩,入山採藥,不問世事。
由於嵇康是當時名聞天下的大名士,影響力極大,大將軍司馬昭很想把他拉攏過來為己效力,讓他充當自己的幕僚來裝飾門面。司馬昭多次派使者登門拜訪,勸說他接受任命,但嵇康每次都找各種理由百般推辭。司馬昭的使者來的次數太多,讓嵇康不勝其煩,嵇康乾脆跑到河東郡山中躲起來。
司馬昭仍不死心,派遣自己的得力心腹、司隸校尉鍾會前往拜會嵇康。鍾會乘坐著華貴氣派的車馬,邀約了一大幫名士陪同,''乘肥衣輕,賓從如雲'',前呼後擁來到嵇康隱居地。 讓鍾會大失所望的是,嵇康對他的到來視若無睹。
嵇康身為文人,卻有一項特殊愛好,''康善鍛'',喜歡掄起錘子鍛造鐵器。鍾會來到他身邊,嵇康卻連正眼都不看他一下,自顧自打鐵,把鍾會晾在一邊好不尷尬。鍾會自討沒趣,只得怏怏不樂地出門而去,從此心中深恨嵇康。 心胸狹隘的鍾會回到朝中,立即添油加醋向司馬昭打起了小報告:''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他告訴司馬昭,嵇康是一條潛藏的臥龍,一旦得勢,必定會對司馬昭的天下大業造成嚴重威脅。
司馬昭由此動了殺機,下令把嵇康押赴京城,以叛逆罪斬殺。魏國太學生3千人上書為他求情,被司馬昭拒絕。嵇康臨刑前神色不變,向送行的哥哥要來一把琴,彈奏一曲《廣陵散》後,欣然就義,一代名士就這樣成了司馬昭野心的犧牲品。
參考資料:《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