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的蜀漢憑什麼熬了三十年才滅亡?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死後的蜀漢憑什麼熬了三十年才滅亡?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姜維得到鍾會治兵關中的消息,上表劉禪調遣張翼、廖化駐守險要,但黃皓聽信鬼神之說,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蜀漢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軍五路伐蜀,攻入漢中,劉禪才派張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為時已晚。姜維將鍾會大軍阻擋在劍閣,卻沒想到鄧艾從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殺敗諸葛瞻,劉禪一方面掉閻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議。譙周力排眾議,勸劉禪投降。

而姜維接到劉禪的敕令後,試圖借鍾會之手復國,但是計劃洩漏,姜維、鄧艾、鍾會全部被殺,自此,蜀漢徹底滅亡。至此,蜀漢也是在諸葛亮死後的三十年走向了滅亡,那麼這三十年蜀漢又是怎麼撐過來走到這一步的呢?

在三國時期,雖然是魏蜀吳三足鼎立,不過,在具體實力上,蜀漢無疑是最弱小的一方。特別是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對東吳發動了夷陵之戰。但是,在夷陵戰敗後,蜀漢不僅徹底告別了荊州,國內精銳之師也損失殆盡。在此背景下,諸葛亮繼承劉備的遺志,南平孟獲,東和孫吳,北伐中原,西撫羌戎,幫助蜀漢頑強對壘曹魏。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公元263年,經過譙周的勸說,蜀漢後主劉禪選擇向鄧艾投降。

那麼,從公元234年到263年,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蜀漢靠什麼在諸葛亮病逝後存活三十年呢?對此,蜀漢後三十年的延續,一大因素就是外部環境的相對穩定。雖然因為關羽和荊州,蜀漢和東吳的關係一度走向對立。但是,在諸葛亮的努力下,包括諸葛瑾等人的推動,孫劉聯盟的關係日趨穩定。特別是在北伐曹魏上,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互相配合。比如諸葛恪等人對魏國的用兵,也間接為蜀漢減輕了防禦壓力。此外,諸葛亮對蜀漢周邊少數民族的安撫,也為蜀漢後期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

其次,在外部因素上,雖然曹操一方在實力上是三國最強。但是,在曹丕去世後,魏國陷入到內部派系的爭鬥中。特別是司馬懿和曹爽等曹氏宗族的爭鬥,間接影響到魏國對蜀漢的用兵。公元249年,司馬懿趁著曹爽陪皇帝曹芳離開洛陽之際,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從而掌握了曹魏的軍政大權。但是,在高平陵之變後,魏國又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淮南三叛」。也即自公元251年到公元257年,淮南地區出現了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叛亂,史稱淮南三叛,分別為王凌之叛、毋丘儉文欽之叛及諸葛誕之叛。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三次叛亂都沒有成功,司馬氏依然掌控著魏國的大權。但是,對於東吳和蜀漢,這都是一個相對有利的外部條件。在淮南三叛期間,司馬氏顯然不能全力對蜀漢發動攻擊。凡此種種,成為蜀漢存活三十年的外部因素。與此同時,就內部原因來說,雖然諸葛亮離開了,但是,孔明也為阿斗留下了多位忠誠的棟樑人才。一方面,對於多次出兵北伐的姜維,雖然在影響力上很難和諸葛亮相比較,不過,多次的攻勢防禦,還是間接延遲了魏國對蜀漢的兵力部署。

最後,在姜維之外,和諸葛亮並稱蜀漢四英傑的蔣琬、董允、費禕,同樣為蜀漢的存亡而鞠躬盡瘁。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劉禪根據孔明的遺願,先是蔣琬拜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在蔣琬掌權期間,採取閉關息民的策略,促使蜀漢國力大大增強。同時,董允和費禕,不僅才能出眾,對劉禪也是禪忠心耿耿。換而言之,諸葛亮雖然去世後,但依然為劉禪留下了優秀且忠誠的人才,促使蜀漢不至於立即走向崩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