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滅亡的原因是什麼?劉備稱帝前一大失誤,提前給國家判了死刑!
一:滅亡的腳步聲
蜀國滅亡的原因之一,可以最早追述到關羽。樊城之戰中關羽因種種原因和東吳關係嚴重惡化,以至於最後被東吳方面「千年殺」。從大戰略方面來講,關羽戰死事小,而荊州地盤丟失對蜀漢政權來說就像被斷臂一樣慘痛。
要對抗強大的魏國,蜀國和吳國必須要合作,以此試圖抗衡魏國。關羽對東吳自大的態度不僅是自取滅亡,也主動為蜀漢政權關上了一扇窗戶。
在關羽處理與東吳的態度上,其實劉備也脫不了干係。話說劉備對關羽是非常信任的,原本在對待東吳方面這個敏感問題,就應該對關羽有所要求,如果關羽不能正確處理東吳的關係,則該換人換人。但劉備因種種原因沒有做到這點,他應該負有領導責任。
二:夷陵之戰敗北
夷陵之戰的發起雖然有無可奈何的一面,但作為一個國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失策。大敗後劉備失去了國力和國家諸多英才,這對國家來說也是很大的打擊。但是最重要的是,直到去世前劉備都沒有考慮到和東吳的關係惡化,最得意的是魏國。
劉備的稱帝詔書中直指曹魏,稱帝后卻先和吳國作戰,可以說是忘記了初心吧。
三:諸葛亮的失誤
說完了劉備和關羽,其實諸葛亮也犯了錯誤,那是啟用馬謖的失誤,街亭之戰馬謖犯了很大的錯誤。這雖然是馬謖個人的失誤,但也可以說是諸葛亮沒有想到馬謖會犯這樣的錯誤。
街亭之戰失敗,令到第一次北伐功敗垂成。日後蜀漢數次北伐亦未能獲得比本次令三郡投降更大的影響,而且本次蜀軍大敗,對本來已因夷陵之戰元氣大傷的蜀漢有較大的影響。
四:魏國皇帝——曹叡
諸葛亮所有北伐都在魏國皇帝曹叡在位時進行,以街亭之戰為例,雖然曹叡當時只有20多歲,但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應對卻很迅速,在他領導下的魏國行動力也很高。
當然,曹叡能夠發動魏國這個龐大的政治機器,除了曹叡年輕有為。更應該看到的是曹操留下的深厚根基,魏國因政策和勢力範圍的優勢,導致國家後繼之才的培養是持續的,是當時環境中相比東吳和蜀漢最優的。
其實,古代國家因為各種各樣因素纏繞,最後導致滅亡,這個過程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經過積累後循序漸進推動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