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真是為關羽報仇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真是為關羽報仇嗎?

《三國演義》想必很多人都看過,裡面的很多人物都令人印象深刻,他們性格鮮明,每個人都有著傳奇色彩,說起其中的核心人物,劉備一定是其中一個,根據他而展開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劉備伐吳,那麼,當時劉備的野心有多大呢?看看他的陣容就明白了。

在當時,劉備伐吳的陣勢是很大的,首先,從將士層面上看就足以說明態度,張南、王甫等大將都在陣容中,大將數量之多,足以讓人看到劉備此次的伐吳決心和野心,為了能更好地拿下荊州,劉備大多選擇了荊州人來隨自己出征,這也是為什麼此次出征隊伍中的大將和謀士參謀大多是荊州人的原因。

隨行官員的陣容對於出征隊伍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此次出征劉備帶了大量的文官隨行,人們在最初可能無法理解這麼做的原因,但是細細想來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了,這何嘗不是劉備野心勃勃的體現,此次伐吳劉備的信心很大,他認為一定會取得勝利,拿下荊州後需要委任官員,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劉備乾脆直接讓大量官員隨行,這樣一來,勝利後就可以馬上進行委任,而不需要從別的地方調任了,有這樣的想法,足以說明劉備伐吳的野心有多麼大了。

出征的兵馬數量也是十分龐大的,為了此次的討伐,劉備準備了很久,兵馬數量更是達到了十萬,這一驚人數字便可以說明劉備此次的野心之大,對於戰爭最後的勝利,他更是志在必得,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在這一時期的實力,但是他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人不可盲目自大,目中無人,否則,遲早會輸得一敗塗地。伐吳時期的劉備信心滿滿,沒有把對手放在眼裡,通過出征的大將陣容、兵馬數量和隨行官員便可以看出他的野心有多麼大。

但是,正所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有自信是好事,但是盲目自信,目中無人終會害了自己,永遠不要小看自己的敵人,越是對自己的敵人不重視,越是會讓自己輸得一敗塗地,臥薪嘗膽的故事都知道,沒有人會永遠的勝利,也沒有人會永遠的失敗,只有不斷的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才能夠讓自己的目標一一實現,若是一味的高估自己,低估對手,那麼結果往往會令自己大失所望,劉備就是這樣的例子。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