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關張之死後,諸葛亮沒有伐吳的原因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關張之死後,諸葛亮沒有伐吳的原因是什麼?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於228年至234年,對曹魏發起的五次進攻戰。不知道沒關係,三國網小編告訴你。

在赤壁之戰後,由於曹操的失敗,讓他短時間內,無力再對江東發動大規模的征討,這就讓東吳有了發展穩固勢力的機會,與此同時,也給了劉備發展地盤的時機。

正是因為曹操在赤壁之戰的慘敗,得以為後來魏蜀吳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礎。

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取得了荊州之地,之後為了繼續發展勢力,於是決定向蜀地進發。但荊州重地卻不能丟失。不然若在未取得蜀地之前,就丟了荊州,那就讓劉備陷入了兩難之地。

為了防止後院失火,劉備就選定他最為信任和倚重的關羽鎮守荊州。

關羽鎮守荊州後,確實很用心,比如他曾水淹曹軍,並擒於禁、斬龐德,得以名震華夏。

然而,想要做一個常勝將軍很難,關羽也不例外,後來關羽的荊州不僅被東吳所取,而且連他本人也遭擒被殺。

關羽死後,劉備大怒,為給關羽報仇,就決定率領大軍征討東吳,結果在大軍出發前,三弟張飛又被部將暗殺,然後投向了東吳。

在劉備看在,關羽、張飛之死都是和東吳有關,如此就更加讓劉備痛恨東吳了。

然而讓劉備沒想到的是,他之後卻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陸遜打的大敗,沒多久,他就因病去世了。

劉備去世後,劉禪繼位,諸葛亮為托孤輔政大臣。諸葛亮掌權後,並沒有和東吳交惡,而是和曹魏死磕到底。因為他多次興兵伐魏,雖然都沒能成功,但到死他還在想著伐魏。

若是表面看,關羽、張飛、劉備之死,都是和東吳有關的,那東吳就是蜀漢的仇家,諸葛亮作為蜀漢重臣,似乎應該找東吳報仇的,那他為什麼把矛頭指向曹魏,要和曹魏死磕到底呢?

關羽、張飛、劉備之死雖然和東吳有關,但這只是私仇,而蜀漢的死敵卻是曹魏,諸葛亮作為蜀漢重臣,自然要為蜀漢大局著想,不能因私廢公。

首先,劉備是漢室宗親,他所建立的蜀漢,可以說是漢朝的延續。而曹丕卻滅亡了東漢,篡漢而建魏。

作為漢朝的延續蜀漢政權,自然要以光復漢室為大事。而想要光復漢室,自然就要和曹魏死磕到底了。

其次,當時雖然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但就以勢力而言,卻是魏國勢力最強,蜀國想要和魏國、東吳鼎足而立,首要就要聯吳抗曹。

因為蜀漢只有聯合東吳,才能抗衡曹魏,以此來達到相互制衡、三足鼎立的局面。

退一步說,如果這種相互制衡的關係一旦打破,再想要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就難了。

所以諸葛亮只能聯吳抗曹,而不能向東吳報仇。

最後,諸葛亮如果以蜀漢兵力去攻打東吳,以東吳的實力,縱然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他想要取勝還是很困難的。

最為重要的是,一直以來,劉備的蜀漢就和曹魏一直相爭,而東吳孫權雖然也曾和曹魏打過仗,但還是有多次和曹魏聯合的。

如此來看的話,一旦諸葛亮和東吳開戰,以東吳的實力,諸葛亮必須要全力以赴,而在蜀國和吳國相戰之時,曹魏一定會坐收漁人之利。

亦或者,東吳會暫時向曹魏服軟,這時曹魏就會和東吳聯合,而不會和蜀漢結盟,

在這樣的情況下,蜀漢同時所要面對的不單單是東吳,而且還有一個實力強大的曹魏。

本來蜀漢的實力就弱,若在以一敵二,勝算肯定不大。這樣的結果,自然不是諸葛亮想看到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