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罵劉備猾虜,劉備到底做了什麼對不起孫權的事情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權罵劉備猾虜,劉備到底做了什麼對不起孫權的事情

就在曹操在進取漢中的道上艱苦卓絕的努力前行之時,與此同時,孫權決定趁此機會教訓一下劉備。

孫權曾經提議與妹夫一同西取蜀地,劉備以「放發歸於山林」為詞加以拒絕。言猶在耳,益州地土就成了劉備的新屬地。

孫權聞訊,心中立即湧起一種受人愚弄,賣了還幫人數錢的感覺。他怒往上撞,恨聲罵道:「猾虜乃敢挾詐!」

孫權知道劉備奸詐,只是沒有料到他居然奸詐如斯。對此耿耿於懷的孫權,決定教訓一下劉備。

孫權見曹操用兵漢中,認為機會難得。於是在建安二十年五月,派遣諸葛瑾出使益州。名義說是「通好劉備」,其實是打算「先禮後兵」,如果可以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孫權也不願意由自己率先破壞已經結成的統一戰線。

孫權在遣使的人選之事上,也頗動了一番腦筋。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兄長,漢末,避亂江東,與魯肅並受孫權「賓待」。

諸葛瑾深受孫權信任,孫權曾對人言道:「孤與子瑜(諸葛瑾字)有生死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

孫權正是以為諸葛亮在益州地方「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於是打出親情牌派諸葛瑾前往益州出使,希望諸葛亮看在手足之情上,做出有利於吳人的決策。

哪知道孫權的如意算盤落了個空: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瑾到了成都,「與其弟亮俱公會見面,退無私面」。諸葛亮兄弟二人公是公、私是私,竟然不肯因私廢公。

仔細分析,這正是諸葛亮的明智之舉,這樣做無非是為了避嫌。所以避嫌,正是因劉備與諸葛亮遠不是後世所說的君臣無間。

另有諸葛誕、字公休,是諸葛豐之後,亮、瑾族弟。諸葛誕選擇了仕魏,初為尚書郎熒陽令。正始初,為御史中丞,出為揚州刺史,加昭武將軍,戰鬥在抗吳最前線。

此三人,皆一時之人傑。諸葛一門,才俊輩出,乃是漢末三國一大望族。

兄弟三人不是手握一州軍政重權,就是顯貴一時,時稱諸葛亮為龍、諸葛瑾為虎、諸葛誕為狗!兄弟三人盡心竭力輔佐其國主,而三人之君也信之不疑。沒有一人被疑為「裡通外國」,實在是令人嘖嘖稱奇。

諸葛瑾來到成都,婉轉地向劉備表達了孫權欲得荊州諸郡的意思。劉備也認識到在奪取益州之事上是自己理虧,但讓他將到口的肥肉吐出來,委實是心有不甘。如果簡單的推脫是「月亮惹的禍」,更無法向天下人交代,靈機一動搪塞諸葛瑾道:「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

諸葛瑾見狀,知道再待在益州也無益,只得告辭。

孫權見到回報,心中的憤怒更是如春草一樣瘋長:劉備的答覆,擺明了就是在虛與委蛇。

看著諸葛瑾風塵僕僕的樣子,孫權也不便過多指責,只是怒形於色道:「此假(借)而不反,而欲以虛辭引歲」。

劉備一天不取涼州,孫權就得等待一天;如果劉備一世不取涼州,孫權也只有癡癡地空等了。孫權雖然比劉備年輕了許多,但他也沒有耐心等待。

孫權明白:依劉備的心性,就是自己等的花兒也謝了,也未必有還荊州的那一天!

也不能怪孫權發飆,在劉備眼中,孫權橫豎是個便宜大舅哥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