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孫堅真的私藏過玉璽嗎?孫堅和劉表為何結怨?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三國演義》中講述,董卓遷都長安後,孫堅入住洛陽,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孫堅發現了傳國玉璽。此後孫堅則起了私心,想要帶走玉璽,但計劃最後還是暴露,導致孫堅和袁紹、劉表結仇。孫堅最後也是死在了與劉表手下的交戰中,不過歷史上孫堅真有私藏過玉璽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他和劉表發生的戰役在正史上並無記載,這其中的真相究竟是什麼?下面就為大家揭秘其中的真相,一起來瞭解下吧。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六回至第七回,發生在孫堅離開前線返回長沙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孫堅、劉表和黃蓋。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關東聯軍與董卓展開激戰,董卓接受謀士參謀李儒的建議,挾持漢獻帝劉協及朝臣離開京城洛陽遷往長安。長沙太守孫堅一馬當先,率部進入洛陽。在打掃皇室祖廟期間,孫堅偶然發現了傳國玉璽,心生歹意,便向盟主袁紹辭行,打算返回長沙另謀大事。誰知,這一消息被袁紹得知,雙方隨即發生言語衝突。袁紹勃然大怒,寫信給荊州刺史劉表,命其在途中截殺孫堅。
劉表收到袁紹的密信後,隨即下令蒯越與蔡瑁一起率兵迎擊孫堅。黃蓋在兩軍陣前擊中蔡瑁護心鏡,蔡瑁慌忙撤退。孫堅率部掩殺,不料劉表卻親自率兵趕來增援。劉表責問孫堅為何私藏傳國玉璽,孫堅矢口否認。劉表讓孫堅放下隨軍行李進行檢查,遭到孫堅拒絕。聯軍隨即發生混戰,孫堅大軍傷亡過半,最終衝出重圍返回了江東。
小說中提到的這場戰爭,是因孫堅私藏傳國玉璽而引發的。那麼,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孫堅究竟有沒有私藏玉璽呢?孫堅私藏傳國玉璽的記載,首見於《三國誌 孫破虜討逆傳》注引《吳書》。不過,裴松之在引用了這段記載後,卻對這一記載表示懷疑,認為這是《吳書》作者杜撰出來的故事。
不過,除了《吳書》之外,在《山陽公載記》當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袁術將僭號,聞堅得傳國璽,乃拘堅夫人而奪之。」從這段記載來看,孫堅私藏傳國玉璽似乎又是有據可查的。
那麼,孫堅究竟有沒有私藏傳國玉璽呢?《後漢書 徐璆傳》中給出了答案。據該傳記載:「術死軍破,璆得其盜國璽,及還許,上之,並送前所假汝南、東海二郡印綬。」結合《吳書》及《山陽公載記》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孫堅私藏傳國玉璽是證據確鑿的。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劉表收到袁紹的密信截擊孫堅的故事情節,只不過是小說作者的虛構,並非歷史的真實。為什麼得出這個結論呢?原因有三個。首先,無論是《三國誌》或《後漢書》等史料中均無此戰的記載。二是當時孫堅的職務並非小說中所言的長沙太守,而是豫州刺史。
據《三國誌 孫破虜討逆傳》載,孫堅參加討董之戰後,袁術為了拉攏孫堅,便表奏孫堅為豫州刺史。因此,孫堅在離開討董前線後要去的地方是豫州而非長沙,他又怎麼可能進入荊州的地界呢?
除了這兩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可以從劉表一方進行分析。劉表自擔任荊州刺史後,對內積極穩定局勢,對外保持中立的立場,盡量不與其他割據勢力發生衝突,更談不上主動對其他割據勢力發動進攻。在劉表執掌荊州的十餘年間,都是孫堅、張濟、孫策、孫權這樣的外地入侵荊州,劉表被迫反擊。因此,劉表也不可能主動進軍豫州向孫堅發動攻擊。
小說作者在這段情節中,除了弄錯孫堅的職務之外,還出現了一個失誤。小說第七回提到,孫堅敗給劉表後,「奪路引兵回江東」。從當時的政區劃分來看,江東涵蓋的範圍是揚州地區,並非荊州下轄的長沙。因此,不僅書中提到的孫堅返回江東一說不實,就連作者給孫堅的「江東猛虎」這一綽號也不對。因為歷史上孫堅成名之地並不是在江東,而是在荊州。之所以出現這樣的錯誤,主要是因為作者的地理知識不足所導致的。
既然如此,小說作者為何要虛構孫堅與劉表的此次戰事呢?小說第七回中有一句話道出原因:「自此孫堅與劉表結怨。」很明顯,作者虛構了這場戰爭,就是為日後孫堅命喪荊州之戰做鋪墊的。因此,作者才會不惜違背真實的歷史,甚至弄錯孫堅的職務,就是為了讓後來的戰事變得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