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下面由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親信荀攸、董昭等人公開表示丞相曹操功勳卓著,爵位僅為武平縣侯,有失天下所望。「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在他們的謀劃奏議下,漢獻帝被迫遣御史大夫郗慮持節冊封曹操為公爵,封國建號為「魏」,賜予象徵權威的九錫之物。同時,漢獻帝以冀州的河東、河內、魏郡、趙國(徙趙王劉珪為博陵王,改為趙郡)、中山、常山、鉅鹿、安平、甘陵、平原等十郡作為魏公的封國疆土,於魏郡的鄴城建都。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由魏公進位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都城為鄴城。在稱魏公、魏王,並建立魏國這一封國之後,意味著曹操已經下定決心要取代東漢王朝了。那麼,問題來了,曹操在漢朝下建立的封國,為何叫魏國,有什麼原因嗎?
一
首先,曹操建立的封國,之所以要以「魏」作為國號,直接原因就是這個封國的都城在魏郡的鄴城。魏郡,中國古代歷史上西漢至唐初的一個郡。最大範圍包括今河南安陽,河北邯鄲市以南及山東冠縣,莘縣等地,治今河北省臨漳縣。西漢時期,設立魏郡,郡治在鄴,屬冀州。東漢時期,魏郡轄境相當於今河北臨漳縣、魏縣及山東冠縣、莘縣等縣地及河南靠北少部分地區。就魏郡來說,治所在鄴城縣。
東漢末年,鄴城原本屬於袁紹的地盤。對於曹操來說,在擊敗袁紹勢力後,佔據鄴城(臨漳縣鄴北城),並對鄴城進行了修建,從而用來當作自己封國的都城。因為鄴城屬於魏郡,並且是魏郡的治所。因此,曹操建立的封國,以鄴城作為都城,也可以說魏郡是這一封國的核心區域。那麼,這個封國採用「魏」作為國號,自然是容易讓人理解的事情了。
二
其次,《三國誌·魏書·武帝紀》中記載:「卓遂殺太后及弘農王。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把漢少帝廢為弘農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劉協,從而篡奪了東漢王朝的大權。對此,曹操來到了陳留郡一帶,正式在該地區起兵,從而討伐董卓。因此,非常明顯的是,陳留郡就是曹操的起兵之地,也即陳留郡之於曹操,類似於豐西芒碭山之於劉邦一樣。
陳留郡,古郡名,在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在戰國時期,陳留郡屬於戰國七雄中魏國的疆域,至於前面的鄴城,也屬於戰國七雄魏國的地盤。比如在戰國初期,魏文侯任命西門豹任鄴縣令,從而誕生了西門豹治鄴的歷史典故,至於陳留郡來說,則是戰國魏國都城大梁的所在地。
三
結合以上兩點來說,曹操建立的封國,都城鄴城不僅屬於魏郡,還屬於戰國時期的魏國。至於曹操起兵的陳留郡,也屬於戰國時期的魏國。基於此,曹操選擇「魏」作為自己封國的國號。魏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周王族諸侯國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為周文王之子畢公高。
在戰國初期,魏文侯率先變法,促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在戰國兩百多年的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因此,魏國作為一個強國,選擇魏作為封國的國號,也寄托了希望自己封國強盛的寓意。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戰國七雄中,韓國因為比較弱小,所以戰國時期後的朝代和國家,就很少採用「韓」作為自己的國號。
四
最後,大家都知道,曹操之所以建立魏國這一封國,是為了取代東漢王朝打下基礎。對此,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曹操已經掌握大權,為何不直接篡漢自立,反而要先建立魏國這一封國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是因為漢朝數百年的歷史,促使曹操的手下中,依然有人心懷漢室,比如荀彧就反對曹操稱魏公。在此基礎上,根據漢獻帝劉協的詔令,曹操可以在魏國這一封國內設立百官。於是,曹操將自己在東漢朝廷的親信,都被授予魏國官位。比如曹操任命荀攸為魏國尚書令,涼茂為魏國尚書僕射,鍾繇為魏國相國,華歆為魏國御史大夫,陳群為魏國御史中丞,王朗為魏郡太守(後遷為少府),夏侯尚為魏國黃門侍郎等。
也即曹操雖然架空了漢獻帝,但是,他的親信和手下,名義上都是東漢朝廷的臣子,也即是漢臣,如果直接篡漢自立的話,這些漢臣在心理上難以迅速適應,比如今天你是東漢的臣子,明天就變成曹魏的臣子,這是難以讓人接受的,甚至會引起牴觸的情緒。
不過,在建立魏國這一封國之後,這些文臣武將可以先在魏國兼任一定的官職,長此以往,大家顯然會完成身份上的過渡,也即逐漸由漢臣變成魏國這一封國的臣子,從而效忠於魏國,而不是東漢王朝,正如經典諺語所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自公元213年在漢朝建立魏國這一封國之後,曹操將東漢王朝的文臣武將逐漸轉化為魏臣。等到公元220年,曹丕即位時,這些魏臣已經完全適應和習慣了這一角色,所以自然沒有心理負擔的要求漢獻帝退位,推動曹丕登基稱帝,從而正式建立了曹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