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國時期,謀士參謀武將眾多,在戰場上犧牲的武將也十分的多,可是有很多猛將的犧牲令人惋惜,那三國中又有哪五位猛將的死最令人痛心呢?誰的死最冤呢?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這裡我們說的三國時期指的是廣義上的三國時期,廣義上的三國時期,也就是從184年的黃巾之亂開始的,在這裡提前聲明一下。
第五名:忠心的替罪羊——成濟
說起成濟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是曹魏的將領,在司馬家得勢之後,開始依附司馬家,等到司馬昭掌權時,曹魏的皇帝是年輕的曹髦,他從小聰明好學,才慧早成,是一個文武兼備的皇帝,可此時的司馬家勢力早已根基穩固,不是曹髦一時半會能夠剷除的,而他卻因為著急,一怒之下選擇親自討伐司馬昭。
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稱帝的想法也早已經世人皆知,他還經常穿著皇帝的衣服在自己的府中溜躂,曹髦親征,在路上遇見了中護軍賈充,他也是司馬昭的人,賈充旁邊的士兵看見曹髦都不敢上前,此時賈充身邊的成濟看到此景便問道:「事情緊急了,您說怎麼辦?」賈充厲聲說:「司馬公平日養著你們幹什麼的!還用多問嗎?」成濟聽聞一下就將皇帝曹髦刺死。
皇帝死了,必定會引起群臣的不滿,司馬昭最終為平息眾怒,將成濟和他的哥哥都殺死了,成濟幫助司馬昭弒君,卻成了替罪羊,你說他冤不冤
第四名:曹魏將帥心不和——張郃
說起張郃,這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將領,在《三國誌》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稱讚張郃的「以巧變為稱」,就是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將領,卻與司馬懿之間有著矛盾,最終導致張郃被蜀軍射中膝蓋而陣亡。
《魏略》記載:「亮軍退,司馬宣王(司馬懿)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佈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
張郃對司馬懿的追擊政策有質疑,可是司馬懿卻堅持讓張郃追擊,這擺明是要張郃的命啊!因為張郃在魏軍中名望很高,是追隨曹操南征北戰之人,並且張郃還是一位能征善戰猛將,此時的張郃是曹魏元老級別人物,而司馬懿是曹魏大將軍,雙方肯定有矛盾,司馬懿不能直接除掉張郃,只能藉以謹慎著稱的諸葛亮之手,讓諸葛亮幫助自己除掉張郃。
第三名:蜀漢爭權的犧牲品——魏延
說起蜀漢爭權,一定會想起兩個人,一個是李嚴,另一個便是楊儀。李嚴面對諸葛亮實屬無奈,而楊儀面對魏延,最終成功將魏延除掉。
很多人說魏延有反骨,這都是演義中杜撰的,魏延很早就跟隨劉備,否則劉備稱漢中王時,怎會將魏延安排鎮守重要的漢中,可見劉備對他的信任,魏延善於訓練士兵,勇猛過人,可是性格太高傲,性情也比較惡劣,使得人們不願意與他爭論,可是楊儀卻偏偏不屑魏延,二人經常吵架,甚至魏延曾想提刀殺掉楊儀,不過諸葛亮知道二人都是有才之人,經常勸導二人,費禕也經常為二人調解。
等諸葛亮死後,二人發生衝突,楊儀遵循諸葛亮意圖徐徐退軍,可魏延卻認為北伐大事沒成怎可退軍,再加上魏延要給楊儀做斷後將軍,他怎能服氣,衝突爆發,魏延的舉措使得自己被動,最終被殺,可是魏延寧願死也不願北上降魏,可見其忠心,只不過倒在了政治爭鬥中。
《三國誌》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第二名:被刺客殺死的小霸王——孫策
說到小霸王,大家都知道是孫策,說他爹死的怨,好歹孫堅是戰死沙場,可是孫策卻是被刺客殺死。
孫策可謂是江東的奠基者,他創業江東,做到一統江東地區,孫策在統一江東之時,曾將吳郡太守許貢殺死,而許貢的門客經過準備,在孫策打獵時,因騎一匹快馬將自己的士兵甩在後面的機會,突然襲擊,刺傷孫策,最終孫策因傷勢過重,不久於人世。
小霸王孫策死的時候年僅二十六歲,正值芳華,如果他還活著不知道會給曹操帶來多少麻煩,天下又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場景,他將大權交給弟弟孫權,而孫權稱帝之後,自己只能被追諡為「長沙桓王」,你說冤不冤。
第一名:老闆嫖娼被人殺——典韋
都知道曹操好色,而且喜歡婦人,可正是這一愛好,讓曹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典韋提一雙戟重達八十斤,部隊中的牙門旗需要幾個人才能舉起,而典韋一人便能舉起,可謂是力大無窮,典韋驚顫身先士卒,與敵人搏殺,曾幫助曹操擊退呂布,成為曹操最信任的武將之一,正是因為這樣,曹操才將其安排在自己的身邊保護自己。
曹操南征宛城張繡,張繡出城投降,卻不想曹操看上了張繡的嬸嬸,張繡感到恥辱,突然反叛,奇襲曹操大營,殺的曹操措手不及,典韋讓曹操率輕騎逃走,自己為曹操爭取時間,與張繡部下廝殺,典韋一人把住大門,以一當十,戰至力竭身亡。
曹操的好色使得自己損失一名虎將,得知典韋已死,曹操為之痛哭。
只有更冤,沒有最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