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何自比樂毅?是因為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何自比樂毅?是因為什麼

歷史上諸葛亮集忠、孝、義、謀於一身,是智慧神的最傑出化身。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探尋。

《三國誌·諸葛亮傳》記載:「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穎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諸葛亮曾雲,「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說明諸葛亮眼中值得學習的「先賢」應該不少,但其中最重要無疑的是管仲、樂毅二人。管仲是春秋第一名相,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諸葛亮自比管仲自然可以理解,但樂毅為臣不忠,為將又不如吳起白起等諸多戰國著名將領,一生忠心漢室的諸葛亮為何還自比樂毅呢?

樂羊是魏文侯手下將領,因功被封在靈壽,後來樂氏子孫就定居於此。中山國復國後,被趙武靈王滅亡,於是樂毅也就成了趙國人。

《史記》:「樂毅賢,好兵,趙人舉之。及武靈王有沙丘之亂,乃去趙適魏。」

因為在魏趙特殊身份,因此樂毅離趙投魏自然談不上不忠。但樂毅到了魏國之後,魏昭王任命樂毅為出訪燕國的大使,之後樂毅叛魏投燕,「遂委質為臣,燕昭王以為亞卿」。魏昭王對樂毅有知遇之恩,樂毅在擔任魏國大使時叛魏投燕,顯然是不忠。

當時,齊國非常強大,先後打敗楚國、趙國、魏國,又聯合韓、趙、魏三國攻打秦國,還曾幫助趙國滅掉中山國,又擊破了宋國,擴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領土,為當時諸侯國一致嫉恨。因此,燕昭王認為攻打燕國機會來了,但與齊國相比燕國則顯弱小,樂毅建議燕昭王聯合諸侯討伐齊國。於是,燕國聯合趙、楚、韓、魏,由樂毅擔任統帥共同伐齊。

濟西之戰中,樂毅率領的聯軍大敗齊軍,齊湣王逃過齊都臨淄。之後樂毅遣返了諸侯軍隊,獨自率領燕軍連戰連勝,一直追到齊國都城臨淄。樂毅在齊國作戰五年,攻下齊國城邑七十多座,都歸屬燕國,只有莒和即墨二座城池沒有攻克。一時之間,燕國前所未有地強盛起來。

由於樂毅認為單靠武力破城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佔領了齊國,燕國也難以吞併齊國,所以樂毅對莒和即墨二城定下圍而不攻的方針。與此同時,樂毅在齊國故地實行減賦稅、廢除苛政等,希望從根本上瓦解齊國抵抗力量。

一舉而下,還是慢慢瓦解,兩種方式優劣難說。但燕昭王去世後,燕惠王繼位,而燕惠王與樂毅有矛盾,懷疑樂毅久不攻城的原因是拖延時間,想在齊國稱王,於是就派騎劫代替樂毅,並召回樂毅。而樂毅擔心回國被殺,於是逃到了趙國。

可見,樂毅並無忠君思想,與戰國人才一樣,哪裡能實現抱負就去哪裡,良禽擇木而棲。在實際戰績上,樂毅雖然差點滅掉齊國,但與吳起、後來的戰國四大著名將領相比,樂毅給人感覺還是相差一籌。原因很簡單,樂毅率領的是諸侯聯軍打敗齊國主力,之後燕軍單獨行動屬於掃蕩齊國殘餘勢力,不像吳起、白起、王翦、李牧等人奇謀迭出,頻繁與當時最強者對抗。

論忠心,樂毅不斷遊走於魏趙燕;論兵事,樂毅遜色於諸多戰國著名將領。既然如此,諸葛亮自比樂毅就讓人難以理解了,但諸葛亮學貫古今,說「自比管樂」肯定不是嘩寵取寵,那麼諸葛亮自比樂毅背後又隱藏了什麼原因呢?

除了管仲、樂毅建功立業都在齊地,是諸葛亮的出生地,以及諸葛亮時代的天下形勢,與管仲、樂毅時代更為相近等等之外,還有兩點非常關鍵。

一,諸葛亮自比管樂時,還躬耕於南陽,雖為布衣,但學貫古今,讓他渾身洋溢著年青人特有的豪氣與銳氣。當時,諸葛亮與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遊學,評價三人說「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而「三人問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而在諸葛亮心目中,不是刺史郡守的百里之才,就是社稷重臣,評價蔣琬時說「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因此,諸葛亮但笑而不言的背後是覺得自己可以成為「社稷之器」。

與王翦、白起、李牧等相比,樂毅堪稱「轉敗而為功」的社稷之器。燕昭王之前,燕國一度為齊國所破,大傷元氣,與齊國相比,燕國則是典型的弱國。樂毅攻齊,燕國吞併齊國七十城,一時前所未有地強盛起來,這是典型的大逆轉,符合年輕人逆轉形勢、立不世之功的心境。因此,年青時的諸葛亮胸懷大志,自負能夠成為社稷之器,實現「轉敗而為功」。後來,諸葛亮不投靠更強的孫權與曹操,反而投靠實力最弱的劉備,或許就與年青時的這個志向有關,希望能像樂毅一樣,在一個弱小的舞台上充分發揮所學,實現人生大志向。

二,諸葛亮對歷代名人,都有過詳細分析,之所以選擇管仲、樂毅為榜樣,與管樂二人的功績、人格息息相關。

諸葛亮成為蜀國丞相後,談及用人時說過,「老子長於養性,不可以臨危難。商鞅長於理法,不可以從教化。蘇、張長於辭,不可以結盟誓。白起長於攻取,不可以廣眾。子胥長於圖敵,不可以謀身。尾生長於守信,不可以應變。王嘉長於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雖然這是諸葛亮後來的用人思想,但卻可以倒推諸葛亮年青時的思想,估計也認為這些人不可用,也不會將之作為榜樣。至於春秋戰國兵家亞聖吳起,因為有殺妻求功惡行,私德較差,諸葛亮都不屑一提。

與之相反,樂毅讓諸葛亮為之傾心,尤其是樂毅的《報燕惠王書》,表現出樂毅光明磊落,又表達樂毅感謝燕昭王知遇之恩等。比如,第一句是「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又害足下之義,故遁逃走趙」,申明自己投趙是為了避免被誅,從而保全燕昭王和燕惠王的賢名與道義;最後又有「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跡,臣之上計也。離毀辱之誹謗,墮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義之所不敢出也」,表明自己雖然離開了燕國但不會做對燕國不利的事情。後來,諸葛亮留下的千古名篇《出師表》,其中就有一些《報燕惠王書》的痕跡。

諸葛亮27歲出山,54歲去世,前半生風華正茂,指點江山充滿自信,後半生為蜀國殫精極慮,慘淡經營卻還面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與「不伐賊,惟坐待亡」的局面,焦急之情躍然紙上,前後諸葛亮心境簡直判若兩人。最終,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卻一直未成管仲樂毅之業,或許是諸葛亮一生最大的遺憾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