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董卓來自涼州,他的涼州兵馬向來是天下第一,歷史上也有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說法,涼州是出將才極多的地方。
而在董卓之前,涼州還有三位很厲害的戰將。
1.段熲
段熲是甘肅武威人,據說他的祖先就是春秋時期的共叔段、鄭國國君鄭莊公的弟弟。那原本是河南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搬到了甘肅。祖上世代從武,到了他這裡,主要是對付羌兵。當時漢帝國的威脅主要來自西方,這跟帝都東遷,對西邊的控制減弱有一定的關係。
段熲當過涼州刺史,長期跟羌兵交戰,他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孤軍深入,帶上一些糧草,然後突入敵境,從春天一直打到冬天,什麼時候打完什麼時候回家。尤其擅長急行軍。往往一天一夜就要奔襲百里。
這樣做的好處,當然是他帶的兵都是絕境之兵,一敗就沒有活路的,所以,打起仗來都特別拚命。另外,他是一個鐵桿的鷹派,主持平定西部,只有一個字打。絕不招撫,招撫了也沒用,今天招撫了,明天人家又出來。
所以,段穎用兵花錢也是海了去,打了數十年仗,花了四十多億,當時靈帝賣官,一千萬就可以買個三公做做啦。
總之,後面西邊提到段熲,那就社會大哥特好使,比如賈詡被人抓住了,就騙人家說自己是段熲的親戚,人家就把他給放了。
那段穎的結局如何呢?可以說相當不好啦,因為當時是宦官當政,他為了生存,不得已掛靠了太監。那給太監當差,自然就要獻投名狀,受太監的指使,他當司隸校尉時曾經抓了上千的太學生。這就捅了大蔞子啦,太學生都是各地豪強送到洛陽來學習的。你抓一個,就得罪其身後的一個家族。
到了後面,段熲被安了一個跟太監勾接的罪名,段熲獄中自殺,家族全被流放。
2.皇甫規
段熲一死,叛羌一看機會來了,馬上又開始擄掠關中。繼段熲之後,就是皇甫規,當時他已經五十多歲了,主動要求出征,跟段熲這種鐵桿鷹派不同,皇甫規喜歡玩權術。段熲打一次仗,動不動就是砍上萬的人頭,連續作戰半年三個月,從春天打到夏天,從夏天打到下雪。而皇甫規出戰,只斬首八百人,就有十萬的人投降。
但必須得說,這裡面,也有段熲前面殺伐立的威,大家害怕再來一個段熲,就沒有活路了。一看,這個有點猛,乾脆投降算了。
皇甫規除了會打仗,還會處理關係,他知道朝中士黨跟閹黨鬥得厲害,他一概不參加,以一個武夫面目示人,因為這,他最後得了善終。
不過,他一死,自己的老婆就倒霉了。他有一個小老婆長得很漂亮,董卓亂京時,用百輛車,馬二十匹為聘禮,要娶這個女人。這位大姐知道後,親自跑到董卓府上,表示自己實在不願意。
這個事情就有點麻煩啦,自己不願意,悄悄說就行啦,這麼大張旗鼓說,董相國的面子往哪放?董卓大怒:老子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難道連一個女人也擺不平嗎?(孤之威教,欲令四海風靡,何有不行於一婦人乎?)
皇甫規的老婆聽了後,站起來大罵:我老公是什麼等級的,他要活著,你就是給他跑腿而已,你丫的還敢打我的主意。
反正就是一百個瞧不起董卓,最後,董卓把她打死在車下。
皇甫規還有一個侄子叫皇甫嵩也是很牛的,平定黃巾之亂的就是他了。
他跟董卓同過事,一起打過涼州叛軍,反正這次同事給董卓留下了很不好的回憶,人比人氣死人啊,一討論軍機,董卓要急攻,皇甫嵩說要緩之,董卓說撤軍,皇甫嵩說要猛攻,更氣人的是,皇甫嵩全對,董卓全錯。看來,董卓這種野路子出來的將軍,還是不如從小讀兵書的皇甫嵩。
但是,董卓野心大,皇帝讓他把兵交給皇甫嵩,董卓不交,皇甫嵩的兒子讓皇甫嵩趁機把董卓滅了,皇甫嵩不敢。董卓亂京,召皇甫嵩進京,手下又勸他起兵,跟關軍東聯合,他又不敢,這種將軍跟岳飛一樣,論打仗門清,但一牽扯到政治,牽扯到皇帝,智商一下就欠費停機了。
後面,皇甫嵩還是進了京,被董卓控制著,董卓老高興了,對皇甫嵩說,你現在服不服?
皇甫嵩只好老實答,我早就想到明公會有今天的地位了。
董卓哈哈大笑:鴻鵠固有遠志,但燕雀自不知耳。」
皇甫嵩又答,當年我們都是鴻鵠,只是沒想到明公今天變成鳳凰了。
這是皇甫家的事。
最後一位張奐,他是一個主和派,出去打仗,不磨刀,天天坐在營帳裡跟弟子聊儒家經典,當然,該出手時還是出手的,但點到為止,打贏了立馬跟人談判,要求人家寫個服字。
最主要,他抓住了西邊動盪不安的主因,賦役太重啦,而且太苛刻,人家沒有活路,當然要搶要奪要反。張奐就對症下藥,減賦役,寬人事,這樣,西邊就安靜多啦。
那張奐的結局如何呢?
也不太好,有一年他帶兵回京師,正趕上竇武跟陳蕃殺太監呢,這時候太監寫了一個假詔書,召他帶兵勤王,他的兵一去,竇武陳蕃那些太子兵就完全不是對手啦。這算是給人當槍使了,知道真相後,張奐極為鬱悶,辭官回家,專門研究學問去了。
這三人並稱涼州三明,他們的功勞按王夫之的說法:張奐、皇甫規、段熲皆奮起自命為虎臣,北虜、西羌斬馘至百萬級,窮山搜谷,殄滅幾無遺種,疆莫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