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劉禪和兒子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總有人認為劉禪是個大智若愚的君主,理由有兩個,一是劉禪是三國執政最長的君主,執政時間達到40年;二是劉禪能夠在司馬昭那樣狠毒的人手中保留自己的性命,還說出「此間樂,不思蜀也」這樣絕情的話,懂得明哲保身。
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從面對生死的角度來看,至少劉禪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
蜀漢滅亡前夕,有多少人為了蜀漢政權的生死而犧牲生命,首先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與孫子諸葛尚,諸葛瞻率軍在綿竹與鄧艾交戰,雖然指揮失誤,敗給鄧艾,但是諸葛瞻仍然是個忠心耿耿,為國鞠躬盡瘁的忠臣,諸葛瞻沒有辱沒他父親諸葛亮的節氣,在蜀漢生死存亡之際,戰死沙場,而且連同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也戰死沙場。
劉備托孤諸葛亮輔佐劉禪
諸葛祖孫三代為國,一門儘是忠烈,除了諸葛瞻與諸葛尚,黃權的兒子黃崇也在這次戰鬥中陣亡,還包括張飛的孫子張遵同樣也戰死沙場,他們難道沒有生還的機會嗎?當然不是,他們直接投降就不會死,但他們沒有選擇投降,寧願選擇為國家戰死沙場,也不願意投降辱沒了名聲,這就是他們節氣。
但是如此壯烈的節氣仍然無法阻擋劉禪的貪生怕死,當鄧艾大軍兵臨成都城下時,劉禪在譙周的勸諫下投降了鄧艾,劉禪投降的決定做得如此輕率,雖然魏軍攻入成都,但劉禪沒有他父親劉備一絲的英武之氣,劉備縱橫天下幾十年,從一無所有白手起家開始,到建立一個蜀漢政權,雖然經歷了無數的苦難、挫折、屈辱,但劉備從來沒有認輸,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奮鬥,直到成功建立政權。
諸葛亮與劉禪
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是整個三國最難建立的政權,他所花費的時間、精力都是曹操和孫權的數倍,但是又能如何,僅僅在劉禪手中40年,在並沒有到絕望的地步,就選擇了開城投降,如果劉備泉下有知,應該有多麼悔恨啊!
劉禪準備投降的消息傳來,他的兒子北地王劉諶非常反對,勸諫他的父親劉禪說:
國家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自然會有亡國之災,這時候應該是父子、君臣一起作最後的努力,為蜀漢的江山而死,這樣也可以去見先帝了!
看起來,劉諶繼承了劉備當年堅韌不拔、視死如歸的氣勢,但是劉諶的建議不被他那皇帝父親所接受,劉禪仍然決定投降,劉諶感覺很絕望,於是來到自己祖父劉備的昭烈廟前大哭,並且先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女,然後自殺身亡,以死謝罪,以告慰劉備在天之靈,劉諶的行為是劉備所有後代中壯烈的人,也是最有血性的人,但是,他的行為不被劉禪所理解,劉禪仍然決定繼續投降。
劉禪
之後,劉備以蜀漢皇帝的命令向仍然在抵抗魏軍的全體蜀漢軍發佈命令,讓他們放下武器向魏軍投降,姜維聽說了劉禪的命令之後,手下將士拔出刀劍砍在石頭上發洩心中的不滿,將士們為什麼不願意投降?因為一旦投降之後,他們所保護的妻子兒女,土地財產,蜀漢政權的命運將交給魏國來決定,誰願意自己的命運由他人來做主?
儘管如此,姜維及手下將士仍然不能違抗劉禪的命令,於是向鍾會投靠,但是姜維並非真心投降,他一直在盡力策劃蜀漢的復國,儘管蜀漢的皇帝一點都不在乎復國,但是姜維仍然沒有放棄,姜維還給劉禪暗中寫了一封信,信中有這麼一句話:
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姜維
看到了嗎?這就姜維的忠心,連皇帝劉禪都不在乎這個國家了,身為臣子的姜維卻沒有放棄,儘管復國之路非常艱難,甚至會要了自己三族的性命,但姜維並沒有放棄,姜維想利用鍾會的野心來引發魏軍的內亂,然後趁機率領蜀軍復國,但可惜的是,在鍾會叛亂時期,姜維由於沒有兵權而被魏軍亂兵所殺,姜維為蜀漢的復國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他也算是殉國的烈士之一。
然而事情還沒有完,在鍾會之亂時,大量的蜀漢官員及百姓被殺,包括但不限於:蜀漢太子劉禪長子劉璿、漢城護軍蔣斌(蔣琬長子)、太子僕蔣顯(蔣琬次子)、左車騎將軍張翼,關羽全家被滅門,成都城中,血流成河,死傷無數。
死去的人中還包括劉禪的後宮嬪妃,被魏軍拿去賞賜給有功的將士,而其中有一個叫李昭儀的妃子,因為不堪忍受魏軍的凌辱,自殺身亡,連一個後宮的妃子都知道保存自己的節操,身為蜀漢皇帝的劉禪是否知道?
劉禪兒子北地王劉諶
這個時候身為皇帝的劉禪在做什麼呢?為什麼他沒有以身殉國呢?
劉禪的記憶中顯然沒有以身殉國這個詞存在過,從來也沒有,在他選擇投降之後,他只想苟活下去,即使是姜維的復國大計,劉禪也是不屑一顧的,姜維之所以在鍾會之亂中被殺,主要是因為沒有兵權,劉禪也不願意捲入姜維的計劃,也沒有給予姜維任何的支援,劉禪只是眼睜睜地看著姜維,既沒有表現支持,也沒有表示反對,好像自己是局外人一樣。
姜維為之復國的皇帝劉禪是這麼一個人,不知道姜維為之奮鬥一生的國家,是不是值得他這麼做?姜維被殺後,蜀漢再也沒有任何復國的希望,徹底的滅亡,蜀漢滅亡的標誌不是劉禪的投降,而是姜維的被殺。
劉禪樂不思蜀
劉禪投降後,過得安穩的日子,當司馬昭問劉禪是不是想念蜀地,劉禪回答說:這裡很快樂,我不想念蜀地。劉禪不是大智若愚,而是真的愚,他覺得快樂也是他當時真正的想法,因為劉禪的追求不一樣,他追求的是好死不如賴活,他只想活著,僅此而已。
劉禪在蜀漢滅亡後還在西晉的首都洛陽活了七年,這七年中,他安穩地當著晉朝封給他的安樂縣公,享受著生命的最時光,當然不能因為劉禪的貪生怕死就完全否定了他的個人,只是每個人的追求真的不一樣,至少以身殉國這種想法從來就不會出現在劉禪的思想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