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作者懸疑:到底是施耐庵還是羅貫中撰寫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水滸傳作者懸疑:到底是施耐庵還是羅貫中撰寫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又名《忠義水滸傳》。它的作者是誰?這個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議。在明、清兩代的文人筆記和刻本、書目中,主要說法有三:一是施耐庵撰;二是羅貫中撰;三是施耐庵、羅貫中合撰。但一直都沒有定論。

施 耐 庵 說

  「作者施耐庵」是流傳較廣的說法。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文革」前,《水滸傳》最權威的版本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本,它所題署的作者就是施耐庵。同時,在中學語文課本及許多文學史中,也把施耐庵署名為唯一的作者。

  歷史上確有宋江其人。北宋徽宗宣和年間以宋江等三十六人為首的農民起義,是水滸故事的歷史起點。宋江起義,史書有載。《宋史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

  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遺事》,是第一部說宋江、方臘故事的講史話本,從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宋江殺閻婆惜等故事,講到張叔夜招安、征方臘、宋?封節度使的結局,表明「水滸」故事已經從各自獨立的短篇「小說」走向了聯為一體的長篇「講史」,為章回體長篇小說的《水滸傳》提供了藍本。到了元末明初,施耐庵將長期流傳於民間的故事、話本進行藝術加工和創造,完成了百回本《水滸傳》。

  施耐庵著《水滸》,首見於明人筆記。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嘉靖四十五年(1566),郎瑛在《七修類稿》中也說:「……《宋江》,又曰錢塘施耐庵的本。」兩說皆強調「的本」,亦即是「真本」、「原本」。要注意的是,「的本」之?,僅用於施耐庵,而不見於羅貫中或其他人。

  萬曆年間,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說:「元人武林施某所編《水滸傳》,特為盛行。……其門人羅本亦效為《三國誌演義》。」另一明人林瀚在《楊升庵批點隋唐兩朝志傳序》中說:「《三國誌》羅貫中所編,《水滸》則錢塘施耐庵集成。」這兩位記述的特點是,把《水滸》與《三國》的著作權區分得清清楚楚。

  直到明崇禎末年,金聖歎刪《水滸》為七十回本,直署為施耐庵著,隨著七十回本的流傳,施耐庵著《水滸》幾成定論。

  20世紀20年代以來,今江蘇省興化、大豐、鹽都等地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其中主要有《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興化縣續志》等,其中《興化縣續志》之補遺載有《施耐庵傳》和《施耐庵墓誌》。

  根據這些史料推斷,施耐庵確有其人,其生平大略為,原籍蘇州興化,元朝至順年間進士,曾在錢塘為官兩年。張士誠起兵抗元、據蘇稱王時,施氏曾在其幕下參與謀劃。張士誠兵敗,為避禍遷居淮安,卒於明洪武初年,年七十五歲。現在的江蘇省大豐縣白駒鎮(原屬興化),是施氏故居和宗族所在地。

  元末明初,興化白駒有過一位名叫施彥端的人。手抄本《施氏長門譜》載,「始祖彥端公」,旁注有「字耐庵」三字。

  但也有人認為,《水滸傳?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其理由有三:

  其一,《施氏長門譜》乾隆四十二年(1777)序言說,自明迄清所傳族譜已消亡,此譜系「訪諸老,考諸各家實錄」修輯而成。有人經仔細辨認,行外旁注「字耐庵」三字筆跡墨色與他字有異,可能是抄錄後增添的。又根據此譜體例諱(名)、字排列分明的特點,原文應為「諱彥端,字耐庵」,而不會寫成「彥端公,字耐庵」。證之《故處士施公墓誌銘》,文曰「諱讓,字以謙」,而稱其父也是「先公彥端」,可見,施彥端實在是有「名」無「字」,後人竄入之「字耐庵」三字,實與施彥端無關。

  其二,據考證,?代嘉靖年間還沒有公開在小說卷首署上作者真名的慣例,所以《水滸傳》上所署的施耐庵也並非真實姓名。

  其三,《水滸傳》中的不少地名都是明朝的建制,這是元末明初人不可能寫出來的。可見,《水滸傳》不是元末人施耐庵的所品。

  所以,胡適先生有言:「施耐庵大概是『烏有先生』、『亡是公』一流的人,是一個假托的名字。」

羅 貫 中 說

  羅貫中說見於郎瑛《七修類稿》、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王圻《續文獻通考》及《稗史彙編》、許自昌《樗齋漫錄》、阮葵生《茶餘客話》等書的記載。

  郎瑛(1487—1566)是明代成化至嘉靖時人,他在《七修類稿》中說:「《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宋江》,又曰錢塘施耐庵的本。」

  這是最早的一種說法。「意舊必有本」,只是一種推測,並且根據主觀推測強行加了個「編」字。反過來說,羅貫中作《三國》、《宋江》(即《水滸》),則是當時的實傳。

  明朝嘉靖年間的汪道昆托名「天都外臣」,在《水滸傳敘》中指出,「越人羅氏……為此書,共一百回」。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余氏雙峰堂刊《京本增補校正全像忠義水滸傳評林》二十五卷本,則直?署為「中原貫中羅道本名卿父編集」。

  其後,許多明清人士都相繼指出羅貫中是《水滸傳》作者。直到民國年間,魯迅、俞平伯也認為,簡本先於繁本,簡本是羅貫中所作,施耐庵乃演為繁本者之托名。

  反對者認為:

  其一,從《水滸傳》版本的題署看,這種說法不見於現存的明代版本。一百十五回《水滸傳》,曾署「東原羅貫中編輯」,但它的單行本失傳,只有明崇禎末年與《三國演義》合刻的《英雄譜》傳世。

  其二,羅貫中是《三國誌演義》的作者。在這一點上,不存在爭議。而《三國誌演義》和《水滸傳》兩部小說,在語言格上完全不同。前者用的是淺近的文言,後者卻出之以通俗的白話。說它們出於同一作者筆下,實在很難叫人認同。

  其三,兩本書的寫作水平也不在一個檔次。惠康野叟在《識餘》中說:「二書深淺工拙,如天壤之懸,詎有出一手之理?」

施耐庵、羅貫中合撰說

  這種說法首見於高儒的《百川書志》。高儒的生卒年不詳,但《百川書志》卷首有高儒嘉靖十九年(1540)自序,可知他與郎瑛同時,也是嘉靖時人。高儒的《百川志書》中說:「《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本貫中編次。」

  「的本」是宋、元、明時代出版讀書界的常用語,意即「真本」;「編次」就是「編輯」的意思。也就是說,施耐庵是作者,是執筆人;羅貫中是編輯者或整理者、加工者。

  有這種題署的版本多見於明嘉靖、萬曆年間。嘉靖年間出版的郭勳家刻的《忠義水滸傳》一百回本、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袁無涯刊《忠義水滸傳》一百二十回本,署的就是「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與之相近的還有明萬曆三十年(1602)前後容與堂刻本《水滸傳》,署名是「施耐庵撰,羅貫中纂修」。李贄《忠義水滸傳序》中提到作者,也說是「施、羅二公」。

  金聖歎也認為,《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合著的。不過他認為前七十回是施耐庵寫的,後五十回才是羅貫中續的。所以他要「腰斬」《水滸》,並在第七十回正文後面發表這樣的評論:一部書七十回,可謂大鋪排,此一回可謂大結束。讀之正如千里群龍,一齊入海,更無絲毫未了之憾。笑殺羅貫中橫添狗尾,徒見其醜也。——不過金聖歎並沒有講明他作此結論的根據是什麼。

  反對者認為:

  其一,施耐庵辭官不做,開始著?的年齡是四十二歲左右,思想水平和文字水平都已經成熟了;這時候羅貫中還是個三歲的小孩兒。等到羅貫中成人,施耐庵的小說已經寫了近二十年,早應該定稿了。

  其二,羅貫中的《三國》,戰爭場面寫得十分生動,地理位置也大都與實際相符,而《水滸》所寫的戰爭場面大都出於想像,有的近似兒戲,地理位置更是錯誤百出,是名副其實的「紙上談兵」;《水滸傳》如果經過羅貫中編輯整理,至少在地理方位上不至於如此混亂。作為學生,而且參與「編次」,總不會眼睜睜地看見老師的作品中錯誤百出而無動於衷吧?

集體創作

  一部分學者在研究了全書特點及諸多不足之處後認定,該書應該是一部集體創作。

  首先,從結構上看,此書以「聚義梁山」為框架,由許多相對獨立的小故事拼合而成,有的故事完整,洋洋灑灑;有的則雞零狗碎,乾癟蒼白。但真正精彩的篇章,都集中在前四十回的幾個主要人物,如魯智深、林沖、宋江、武松、李逵等人身上。這四十回,無論是情節安排、人物塑造,乃至語言風格,都是一個整體,是《水滸傳》不斷發展的核心。其後的許多情節、人物,都是在這個基礎上贅加而成,顯示出鬆散零亂,不斷地拉長、拼湊的特點。倘是一人或兩人創作,決不會出現如此狀況。即使是江郎才盡,他也會把那些已經寫出的精彩篇章分佈於全書的前、中、後各處,以形成「鳳頭、豬肚、豹尾」和高潮迭起的格局,而決不會像現在這樣:前重後輕,前精後粗,前部分雅俗兼備,後續部分則俗不可耐。

  其次,從寫作水平來看,全書可以劃分成若干片段,其中有的極佳,有的平平,有的極差。從語言習慣來看,既有北方方言,也有南方特別是江浙一帶方言。從敘述風格來看,既有市井文學的特點,如潘金蓮、王婆及「捉姦」段;也有藝人說書的特點,如魯智深拳打鎮關西;還有文人創作和加工的特點,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它顯示了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由不同階層的人參與了創作的實情。

  其三,據此推論,則《水滸》的作者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篇水滸故事的作者,他們是自北宋末年到元末明初的許多口頭傳說者,民間說書藝人,以某一人物、某一情節為中心的劇作者;另一類則是把單篇故事連綴成一個整體的原始筆錄者、編輯整理者和續寫者,最後才形成整本《水滸》。

  這是一個特別大的集體。從時間上說,上起北宋末年,下至明末清初,長達四五百年。從空間上說,東至東海海濱,西至延陝西嶽,南至湖廣蘇杭,北至長城內外,縱橫好幾千里。說書的,天天在說,天天在修補;演戲的,天天在演,天天也在改進。這些日臻成熟的故事,又被帶有不同目的的原始筆錄者記錄在案,被流落江湖的文人不斷地加工、修改。最後,才由出版商、文化人,如施耐庵、羅貫中、金聖歎等編纂出版。他們之間,沒有總編,沒有計劃,各行其是,但最終仍是百川歸海,匯聚成了今天的《水滸》。

  這也只是聊備一說。《水滸》作者到底是誰,至今仍無定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