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的實力不俗,為何卻是最後一個被曹操封侯的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張郃的實力不俗,為何卻是最後一個被曹操封侯的呢?

封侯,這在古代歷史上不僅意味著獲得侯爵,也泛指顯赫功名。在漢末三國時期,因為公爵實際上是比較罕見的,或者說是因為漢朝的慣例,文臣武將是幾乎不會獲得公爵待遇的,因此,能被封為侯爵,無疑是一件值得稱道的事情了。比如蜀漢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就時常將東漢王朝冊封的「漢壽亭侯」掛在嘴邊,並且引以為傲。

作為能力完全不輸蜀漢五虎上將的曹魏五子良將,雖然實際上是曹操的手下,不過,在名義上來講,曹魏五子良將都獲得了東漢王朝冊封的侯爵。那麼,問題來了,就曹魏五子良將,也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於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誰第一個封侯?誰最後一個封侯?

在曹魏五子良將中,封侯順序如下:

第一個是徐晃(192年),都亭侯。

第二個是樂進(194年),廣昌亭侯。

第三個是於禁(197年),益壽亭侯。

第四個是張遼(199年),關內侯。

第五個是張郃(200年),都亭侯。

首先,就徐晃來說,徐晃出生於河東郡的楊縣,出生年份早於關羽。也即徐晃和關羽都可以說是今山西人,並且,就年齡長於關羽的徐晃,成名時間也相對較早。徐晃年輕時曾做河東郡小吏,因隨車騎將軍楊奉討伐賊寇有功,被提拔為騎都尉。初平三年(192年),王允和呂布誅殺董卓。

不過,在董卓死後,呂布和王允卻無法控制局面。對於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人,趁亂攻破了長安城。在此基礎上,不僅王允被殺,漢獻帝劉協劉希也有性命之憂。於是,徐晃說服楊奉護送漢獻帝劉協東入洛陽。漢獻帝劉協渡河至安邑時(今山西夏縣北),自然要封賞護駕的功臣,所以,徐晃早在公元192年就被封為了都亭侯。

由此,在筆者看來,徐晃的都亭侯和關羽的漢壽亭侯,都是亭侯,而且名義都是東漢王朝冊封的,具有較高的含金量。更為關鍵的是,徐晃早在公元192年就封侯,這不僅早於關羽,也在其他幾位五子良將之前。

在徐晃之後,曹魏五子良將中,第二位封侯的是樂進。興平元年(194年),樂進從擊呂佈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蕤於苦縣,都是先登陷陣而有功,封廣昌亭侯。在曹操和呂布的較量中,樂進不僅身先士卒,而且攻入敵人的營壘或陣地,所以立下了戰功,這讓曹操上表東漢王朝,將樂進封為廣昌亭侯。在時間上,樂進封侯的時間和徐晃只有兩年時間的間隔。

在樂進之後,第三位封侯的是於禁。建安二年(197年),於禁隨曹操至宛,張繡投降。旋即張繡復叛,曹操的陣營被張繡軍隊忽然襲擊。在此背景下,曹操可謂損失慘重。對此,於禁能在混亂中整頓軍隊,追討搶掠的惡行,安營築寨地堅守,無疑是混亂的將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然曹操刮目相看,除了口頭表揚之外,曹操還錄於禁前後功,封為益壽亭侯。也即考慮到於禁在之前的功勞,所以將於禁封為益壽亭侯。

在曹魏五子良將中,於禁早在公元前184年就和曹操相識了。正是因為跟隨曹操的時間較早,加上屢立戰功,於禁是曹操麾下外姓將領中唯一一個假節鉞的人,這體現出曹操對于于禁的信任和重用。

最後,在於禁之後,第四位封侯的將領是張遼。公元199年,曹操擊敗呂布,而原先跟隨呂布的張遼,張遼率領自己的軍隊歸降曹操。面對小有名氣的張遼,曹操將張遼拜為中郎將,並賜爵關內侯,也即張遼在沒有立下戰功之際,就被曹操封侯,這既是對張遼的籠絡,也是對張遼能力的肯定。在張遼之後,曹魏五子良將中最後一位封侯的,自然就是張郃了。

官渡之戰期間,曹操聽說張郃已經向曹洪投降,非常感到高興,對張郃說:「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並將張郃拜為偏將軍,封為都亭侯。由此,和張遼一樣,張郃在歸降之後,就立刻被曹操封侯拜將了。並且,曹操給張郃的評價,可謂非常高了,也即將張郃比喻為韓信,秦末漢初之際,原先跟隨項羽的韓信投靠劉邦,最終幫助劉邦建立西漢。同樣的,張郃歸降曹操後,後者也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