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會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為何卻想著造反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鍾會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為何卻想著造反呢?

我們都知道,蜀漢是因關羽失荊州以及夷陵之戰慘敗而元氣大傷,成為三國中最弱的一方。雖然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以及姜維希望通過北伐扭轉局勢,但都沒有成功,而這也大大消耗了蜀漢國力,於是司馬昭決定先滅蜀漢再伐東吳,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公元263年,已經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力排眾議,決定出兵伐蜀,他調集了18萬大軍,交由鍾會、鄧艾等將領,希望能攻下漢中,而當時蜀漢能調集的軍隊只有10萬,所以說曹魏一方具有很大的優勢。

姜維在得知曹魏將要率兵攻打蜀漢的時候,立即上表劉禪請求派兵駐守險要,阻擋敵軍攻勢,但劉禪卻聽信黃皓的話,認為曹魏只是虛張聲勢,不會真正攻入漢中。當魏軍攻入漢中時,劉禪這才著急了,緊忙派人前去救援,但為時已晚。

當時姜維正率領蜀漢主力與鍾會的大軍在劍閣對立,雖然蜀漢軍隊人數較少,但依靠劍閣天險,魏軍也無法輕易攻破。但鄧艾卻引兵從景谷道偷渡攻佔綿竹,並斬殺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然後進軍成都。

劉禪感覺大勢已去,在主降派的強烈建議下,劉禪最終放棄了抵抗,打開城門向鄧艾投降,並且還給姜維下令,讓姜維放棄劍閣天險,向鍾會投降。於是在公元263年10月,由漢昭烈帝劉備建立的蜀漢正式宣佈滅亡。

鍾會進入成都後反心日盛,他不僅極力安撫蜀國官員百姓,還與蔣斌、蔣顯這樣的名士結交,對投降的姜維更是頻頻示好。鍾會蘊藏野心,但他對鄧艾又十分忌憚,正巧鄧艾自恃攻破成都有功,行事多有悖逆之舉,於是向司馬昭上書說鄧艾有反心。

監軍衛瓘、將軍胡烈也就此事向司馬昭密報,於是司馬昭讓鍾會帶著自己的手書親自將鄧艾押進囚車。在失去鄧艾這個最大的掣肘之後,鍾會與蜀國降將姜維商量反叛,據《三國誌·鍾會傳》記載:「欲使姜維等皆將蜀兵出斜谷,會自將大眾隨其後」,即由姜維率領蜀國舊部為先鋒,鍾會率兵緊隨其後進攻長安。

從公元264年正月十六鍾會矯曹魏郭太后遺詔反叛,到正月十八鍾會、姜維死於兵變,叛亂被平息,僅僅只有3天,鍾會之亂看起來就如同一場鬧劇。那麼這場叛亂為什麼會那麼快就失敗了呢?

一是鍾會對手中軍隊的掌控力很弱。雖然鍾會是伐蜀的最高統帥,但這是他第一次帶兵出征,資歷很淺,在將士們心中根本沒有威信可言,在出兵之初就以殘酷的軍法處決了許褚之子許儀,理由是造橋不力,後來又以戰功不力為由收監了雍州刺史諸葛緒,這使得軍中有不少怨言。更何況,將士家眷都在大後方,讓他們跟著反叛肯定會心有顧忌,害怕後方家眷會受到波及。

二是姜維等人不是真心助鍾會反叛。蜀國降將姜維一方與鍾會不是一條心,他只是為了擾亂局勢,意圖消滅魏軍重振蜀漢,而姜維也意識到鍾會對部下的控制力很弱,所以他建議將中層以上軍官換掉。姜維這樣建議就是看準了鍾會無人可用,到時候可以光明正大地在魏軍中安插自己的部下,在魏軍中製造混亂。

三是司馬昭對鍾會也不放心。在滅亡蜀國,鄧艾被押送走之後,鍾會手中的軍隊數量高達20萬,司馬昭對此自然很不放心。於是在書信中,司馬昭言明會另外派人率領數萬大軍前往漢中,而他自己則親自率軍駐紮在長安,處處向鍾會表明自己已經知道了他準備叛變的意圖,逼迫他倉促起兵,沒有多少準備時間。

結語:

鍾會的野心很大,但自身的能力卻無法與野心相匹配,他沒有考慮到自己在軍中的根基薄弱,根本沒有屬於自己的一隻嫡系部隊,身邊大多數將領都是效命於司馬昭,他根本不具備像劉備一樣割據自立的條件,因此鍾會這一場反叛注定會失敗。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