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是怎麼錯過一次統一天下的機會的?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東漢末年,群雄紛爭,天下大亂。一代梟雄曹操、曹丕經過兩代人的努力,使漢獻帝劉協禪位,建立了大魏國。其實這父子兩人都曾各有一次統一全國的機會,分別為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可惜都由於種種因素,而錯失良機。
在赤壁大戰之前,曹操征烏桓、殺呂布、滅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兵鋒所指、勢如破竹。赤壁之戰如果曹操獲勝,那麼統一中國指日可待。可惜當時曹操自負輕敵,再加上北方士卒不習水戰、水土不服,所以導致了軍事上的失敗,失去了一次最快速度統一全國的機會。
赤壁大戰後,劉備趁勢做大,形成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孫權、劉備能擊敗曹操,靠的是孫劉兩家的聯盟。但是呂蒙白衣渡江、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孫劉兩家出現裂痕。等劉備舉全蜀之力討伐東吳時,孫劉聯盟已徹底決裂。
吳蜀交惡,夷陵大戰之際,正是魏文帝曹丕可以有所作為,趁勢謀取天下一統的大好機會。但曹丕此時卻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了。
面對劉備的沖天怒火,孫權急忙派使者前往魏國,向曹丕稱臣。剛剛逼迫漢獻帝劉協禪位,自己登基稱帝的曹丕可樂壞了。他篡漢自立,屁股在龍椅上還沒做踏實,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名分。孫權此時主動跑來承認他的大哥地位,不正是向天下人證明他皇帝位的合法性麼?
面對孫權稱臣,大魏朝堂上的大部分人都傾向於接受。但關內侯、侍中劉曄明確表示了不同看法。劉曄認為劉備興兵伐吳,這是上天賜給大魏的絕好良機。魏國可以趁機攻打孫權,東吳受魏、蜀兩國全力進攻,必定短時間內就滅亡了。吳國被滅後,蜀國孤立無援,以魏國對西蜀綜合國力上的絕對優勢,消滅蜀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曹丕不為所動,反問劉曄:既然你想在吳蜀交戰中漁利,哪為什麼不去打劉備呢?從禮法道義上來說,孫權已經向大魏稱臣了,是大魏的臣子;而劉備卻自己登基稱帝,他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呀!
劉曄答道:如果我們攻打劉備,他為了自身安危,一定會停止伐吳,轉身全力抵禦魏國的進攻;而我們如果打孫權,劉備一定會樂見其成,幫助我們一起消滅東吳。
但曹丕還是認為孫權既然來降了,如果我不但不接受,反而還要乘機偷襲他,怕是會傷了後來者的心。說到底,曹丕還是要面子、要虛名,要他的皇帝身份被天下人所接受。最終,曹丕接受了孫權的投誠,並封孫權為吳王。在孫權與劉備殊死決戰的時候,曹丕不出一兵一卒,沒有任何摻和。
如果曹丕當時能當機立斷,趁劉備和東吳主力對峙的時候果斷出兵,派曹真、徐晃、夏侯尚、張郃四路大軍突襲圍攻江陵,而劉備大戰夷陵,雙方夾擊東吳,即使陸遜多謀也抵擋不住,東吳潰敗是必定的。
滅掉孫權後,魏、蜀兩國實力差距會進一步拉大。無論曹丕和劉備怎樣瓜分吳國,西蜀都將處於曹魏的包圍之中,而且再也沒有友軍了,弱小的蜀國將獨自面對大魏的虎視眈眈,滅亡是遲早的事。即使在曹丕手上完不成統一大業,也會在曹叡手上實現,絕不會再把機會留給司馬昭、司馬炎了。
歷史的機遇只有一次,被曹丕白白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