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劉協並沒有死,為什麼劉備卻要稱帝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漢獻帝劉協並沒有死,為什麼劉備卻要稱帝呢?

東漢末年裡,曹魏陣營下,在那個時候曹獲得政權不是用謀篡,而是叫代理,因為這是得到了當時的劉協的「認可」,進而主動的「禪位」,可以說是順著天意於還有民心所向,這種手段也在後世的一些朝代中更是不斷的發揚,「溫柔」的讓統治者的權利轉移到自己手上。

那時候曹丕為了獲得帝位,還弄了很多事情,例如很有代表性的「三讓三辭」,讓大臣在漢帝的高廟中,上書辭讓禪讓帝位於魏,弄得很是形式化和虛偽,而劉備卻不是這樣,在那個時候他還為劉協進行了一次追悼,感歎先帝離去,然後就在眾多自己的大臣的勸說下稱帝了。為什麼當時他要稱帝呢,根據一些記載說,這是為了與已經將漢室皇位奪去的曹丕做對抗,用一種名正言順的平等地位進行抗擊。不然的話讓很多不明白事情經過的人,以為是劉備在進行造反,從而失去了民心。

可是他就真的只能夠這樣選擇了嗎?除了稱帝就沒有什麼辦法了嗎?其實還有很多的方法,他可以效仿當年董卓時期廢少帝而立立獻帝劉協,然後曹操就號召天下人,在得到相應後,一起進行討伐董卓的大軍才順利湊齊,只要這時候他能夠對外表示劉協並沒有死去,用著一份密詔,再加上當時的人力和物資。怎麼也都能湊齊一支足以摧毀魏國。

不管是怎樣的一種做法,在之後,他都早已做出選擇,稱帝后為了替自己的大臣報仇,拒絕求和,向孫權進行打擊,讓魏國得以修養一下再加入進行了一場混戰,在倉促的出兵下,讓兩國本就不太強盛的國家變得更加的衰落,最後讓一旁的魏國找到時機。所以說我們的選擇很重要,有時候需要忍讓,冷靜的分析,讓事情的像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讓自己更加的有利。對於劉備登上皇位,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