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結束的《虎嘯龍吟》這部電視劇中,由王洛勇老師扮演的諸葛亮,和吳秀波老師扮演的司馬懿,為大家呈現了一場又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這其中在馬謖丟失了街亭之後,諸葛亮使用「空城計」那一出更是令人津津樂道。對於諸葛亮「空城計」解圍這一出,後世人都認為是他是充分瞭解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這才敢出此險策。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如此謹慎的一個人,就連魏延要率五千人馬出子午谷的險都不敢冒,又怎麼冒指揮所被端,自己被俘的危險呢?
如果單純地將其看做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博弈,那未免也太小看「空城計」的合理性了。事實上,空城計並不空,並不是完全靠虛來退敵的。當時諸葛亮在得知街亭和列柳城盡數丟失的情況下,便開始著手安排北伐大軍撤退的事宜了。他先是安排關興和張苞各領三千精兵前往武功山,接著又令張翼先去劍閣以準備回歸路,再命馬岱和姜維殿後準備埋伏,最後再將天水、南安及安定等三郡官吏百姓盡數移民漢中。而他自己則親率五千兵馬運糧。接著我們再來看司馬懿和曹魏大軍。
從火燒新野以及博望用水開始,在屢被嚇慘的曹魏大軍心中,諸葛亮就是一位善用誘兵的奇兵專家。而且曹魏大軍也向來善用誘兵,從早年的濮陽之役誘取呂布,以及官渡之戰中誘斬文丑等,他們早就知道貪餌受誘的下場,那就是死路一條。諸葛亮在街亭丟失之後不管是移民三郡百姓,還是節度蜀兵諸將的行動,都不會是小活動,就算司馬懿不知道蜀兵的虛實,但肯定知道蜀兵曾有過大規模的移動。可他在西城卻並沒有看到任何大規模的重兵,這些蜀軍怎麼就消失不見了呢?是不是埋伏起來準備襲擊呢?司馬懿就算再冒失,也還是要盤算下諸葛亮麾下的大將,像關興、張苞、馬岱、王平及魏延等蜀兵諸將。
司馬懿原本不信哨兵的情報,親自探敵求證後,於是採取謹慎的措施。先行後退,再緩徐圖,若是有埋伏,則順勢引退,若沒有埋伏,則再興戰事。從司馬懿不久後又重回西城,盤問當地百姓有關蜀軍虛實,便可知道司馬懿的確有捲土重來的軍事行動,並非像有人所說的「魏兵一路嚇回長安」。先退一步,保持安全距離,再另謀主意,而非驚嚇大逃。後來在武功山的小路上,關興和張苞的殺聲充滿了整個峽谷,更是使得魏軍心生疑慮,豈敢久停。曹真本想貪功追殺,不料半路卻中了埋伏,被諸葛亮事先安排的姜維和馬岱所攔截,不得不退去。此時的司馬懿若不早退,怕是差點兒就落得曹真的下場。事先有分撥安排,事後有埋伏交戰,這才使得諸葛亮的「空城計」得以套牢司馬懿。
演義中的魏軍有十五萬,諸葛亮自身有兵二千五百名,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暫出,而關興和張苞各領三千,這裡就已經有一萬一千名了,此外還有張翼、姜維及馬岱的兵馬未計算其中,若是再把街亭戰場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儀等殘軍計入,還有趙雲及鄧芝的箕谷疑軍合併計算,恐怕兵馬不見得少。《漢晉春秋》中諸葛亮也曾說:「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也就是蜀軍人數不少。若是司馬懿大軍以多欺少,又何須在意區區萬名蜀兵呢?事實上諸葛亮也不是僅帶萬人就敢北伐的,就連南征都不只動用萬人,北伐又怎會只用萬人呢?司馬懿的對象不僅是諸葛亮的直屬部隊,更多考慮的還是全體北伐大軍。
另外人數再多也怕陷阱,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趙括雖有四十萬多萬大軍,可仍舊落入了秦軍的包圍而挨餓,最後還被迫投降遭坑殺。漢中一帶的山林地形不利於魏軍騎兵的奔襲,山谷中的關隘其中還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魏軍兵卒雖多,但如果忽略地形限制的話,豈不太大意了?諸葛亮已有大軍,更兼有地利,司馬懿雖有二十萬,但仍未必佔盡上風。除非司馬懿目中無人,看不見魏延、趙雲及王平等蜀將,否則他則應該推敲這些蜀兵是否正在一旁埋伏以待之。
諸葛亮在後來善用誘兵斬殺張郃及王雙等人,更證明魏軍冒進的下場,自食輕敵的惡果,恐將遭身死敗亡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