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中,蜀漢和東吳其實剛開始關係比較好,屬於盟友,但是東吳為了達到全據長江的目的,不惜背棄盟友,偷襲荊州,使得蜀漢國力大損,更是破壞了劉備漢中、荊州同時出兵北伐的策略。然而,當東吳佔據荊州之後,卻又為何不向劉備學習,從荊州北伐?反而是一直執著於攻取合肥?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說起襄樊之戰,很多人都會怒罵孫權,因為他這件事情做的確實太過火了,雖然成功的佔據了荊州,但是卻跟蜀漢徹底翻臉,從此兩國之間互不信任,信任基礎已經消失。這也使得兩國不能通力合作,共同對抗曹魏,最後只能是被各個擊破。
而說到襄樊之戰,其實最開始的時候關羽打的是非常順利的,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整個前方曹軍都非關羽的敵手。如果劉備及時支援,說不定關羽還能夠打出更好的戰績。只不過劉備剛剛打過漢中之戰,國力疲憊,並不能給予關羽很大的支持。
所以說,關羽打樊城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時機不對,等到益州方面恢復過來,其實也是會讓關羽揮兵進攻的。因為要想擊敗曹魏,光從一個地方北伐,是沒有用的,必須兩處用兵,使得曹軍不能完全集結於一處,這樣的話才有勝出的機會。曹軍本就多於蜀軍和吳軍,一旦集結於一處互相攻伐,很難取勝。這也是為什麼在隆中對裡,諸葛亮強調一定要佔據荊州、益州,從兩路北伐,才能夠飲馬中原。
東吳群臣並非傻子,蜀漢能懂的道理,他們自然也懂,他們自然也知道從合肥和荊州兩處北伐,更有勝算,那麼為何他們卻不選擇從荊州北伐呢?而是一直執著於攻取合肥?其實這裡面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孫權指揮水平低、胸無大志
最開始的孫權還是很有大志的,也想著從荊州北伐,打進中原,一統天下。而且孫權還付諸了行動,他甚至一度將吳軍主力放到了荊州,希望從這裡突破曹軍,結果由於他自己的能力問題,導致全軍潰敗,未能取得有效戰果。
這裡其實就要說到孫權的指揮能力了,曹操、劉備、孫權三人,曹操的軍事能力最強,劉備次之,而孫權最弱。有些時候要不是孫權瞎指揮,由他手下指揮,說不定是能打出更好的成績的。孫權前期雖有大志,但是他的能力確實是不足,不如他哥孫策,這一點,其實孫策之前就曾經說過。
演義原文:策乃取印綬與孫權曰:「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
孫權擅長的是內政,而不是軍事指揮,但是他屢次自任指揮,使得軍隊不能發揮出全部戰力,遺憾失敗。數次在荊州用兵失敗後,孫權的雄心壯志逐漸被磨滅,漸漸的將主力撤入江東,之後就是長期攻取合肥。實際上,合肥這個地方確實是非常重用,合肥在曹魏手中,始終像是在東吳頭上懸著一把劍,東吳做夢都想攻下合肥,將魏軍趕走,可惜的是東吳軍隊水平不如曹魏。
二、東吳國力不夠
長期在荊州用兵,其實是非常耗財力的,而東吳的國力顯然是不能支撐的。合肥靠近江東,必須用兵,這筆開支是省不了的,而荊州這邊,用兵少了沒啥效果,用兵多了太費錢,這就注定東吳只能從中權衡,選擇全力進攻合肥。
三、怕蜀漢偷襲
東吳如果一定要從荊州北伐的話,還得考慮到「盟友」蜀漢的舉動,畢竟有關羽之敗在前。雖然在諸葛亮掌權後,已經和東吳和解,兩家恢復結盟,一同對抗曹魏,但是東吳君臣其實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擔憂的。有個詞怎麼說的,叫做「做賊心虛」!之前孫權就是趁盟友全力攻伐樊城時,從背後偷襲,奪取了荊州,他當然也怕蜀漢來這麼一招啊。
很多人說了,關羽是因為兵力不足,所以才導致荊州空虛的,東吳完全可以多派點士兵過來,只要保證荊州不空虛,就不用怕蜀漢的偷襲了。這個說法本身沒錯,但這就又得說到東吳的國力了。從荊州北伐,魏軍肯定會拚命阻攔,雙方拚命往前線增加軍隊,這就不得不逼著荊州守軍前往樊城,不然哪來那麼多軍隊?畢竟江東還需要一支不少的軍隊預防曹魏的進攻。
東吳在得了荊州之後,為何不從荊州北伐,反而執著於攻取合肥,其實主要是因為東吳國力弱,經不起兩線折騰,而孫權由於做了虧心事,又怕蜀漢趁機偷襲,不敢放鬆對荊州的防衛,沒有充足的士兵參與北伐,數次失敗下來,孫權也再也沒有當年的雄心壯志,只能採取守勢,保得江東一方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