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這一生,大概最狼狽的要數合肥之戰了。本來,曹操遠在漢中作戰,留在合肥城中的兵力只有七千多人,自己手握十萬大軍前來,怎麼看都好像是手到擒來,不費吹灰之力的一件事情,可單單就被張遼殺掉一個丟盔棄甲,狼狽不堪。此一戰,東吳有的將軍戰死,有的為保護孫權致使手下的士兵全部喪命,還有的身負重傷。當孫權逃往逍遙津橋南,回到一個大將營中時,這顆心才稍稍安定下來。那麼,接應孫權安全脫險的大將是誰呢?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親率大軍征討漢中的張魯,只留下七千人留守合肥。趁此機會,孫權率領十萬大軍前來,以圖攻佔合肥城。東吳軍把合肥城包圍起來,卻不想張遼、李典突然從城中殺出,東吳軍隊驚慌失措,士氣低落。
孫權呆在合肥十多天,攻不下城池,於是撤退。也是孫權托大,士兵已經全部上路,他和眾將領還在逍遙津北面。張遼從遠處看見,立刻率步、騎兵突然趕到。甘寧和呂蒙等拚力作戰,抵禦張遼軍,凌統率隨從扶孫權衝出包圍,又返回與張遼交戰,身邊的人都戰死,自身也受傷,估計孫權已脫離危險,才返回。將軍陳武也在此戰中戰死。孫權乘駿馬奔上逍遙津橋,橋南的木板已拆除,一丈多沒有木板,親近監谷利在馬後,要孫權抓住馬鞍,放鬆韁繩,谷利在後面用鞭抽打,以幫助馬奔馳,終於使馬躍起射向南岸。
奮武將軍賀齊率三千人在逍遙津南岸等候孫權,孫權才得以倖免。孫權進入大船設宴飲酒,賀齊走下座位哭道:「您是人主,經常應當謹慎穩重,今天的事,差點釀下大禍。部下震驚恐怖,似乎失去了天地一樣,希望您以此作為終生的教訓!」孫權上前擦去賀齊的眼淚說:「十分慚愧,我不只是寫在衣帶上,已銘記在心了。」
合肥之戰時,賀齊的職務低於甘寧、凌統,高於徐盛、潘璋等人。此時的賀齊應該是先行撤軍的一隊,他能及時接應孫權,有可能是梯次撤退的安排,也可能是自己有意為之。不管怎麼說,在東吳人眼中,合肥城中這幾千人出城拚殺一番可以,要讓他們遠離城防出外追擊,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在這種情況下,賀齊的隊伍能夠始終保持作戰狀態,的確是難能可貴。
賀齊應該是參加了圍困合肥城的。在張遼出城作戰時,吳將徐盛受傷掉了矛,賀齊帶領軍隊頂住了張遼的進攻,徐盛這才撿起了槍矛,否則,一個戰場上沒有武器的人,生還的概率很小。
賀齊是會稽山陰人,署理過剡縣縣長。建安元年,孫策推舉賀齊為孝廉。因討伐山賊有功,建安十三年成為威武中郎將,因平定丹陽郡境內的林歷山叛亂立下奇功,升任為偏將軍。建安十八年成為奮武將軍。合肥之戰後一年,賀齊與陸遜一道討伐鄱陽叛亂,因功被任命為安東將軍,受封山陰侯。孫權稱王后,賀齊升任為後將軍,成為一等大將,同時享受了假節待遇。
賀齊在合肥之戰當中名氣並沒有多麼響亮,但其作用對孫權來說卻十分重要。東吳軍隊處在撤退之中,本就無心戀戰,再加上早已被張遼氣勢所震懾,如果繼續追擊,孫權很真的會十分危險。因為賀齊,魏軍追兵見東吳軍隊已有接應,便不敢過橋廝殺,孫權這才安然脫險。張遼曾經問東吳投降的士兵,那個紫髯將軍是誰?吳人回答說,他就是孫權。張遼非常懊悔,說如果早知道是他,趕緊追趕就能捉住他。不知道這次相遇是在合肥城下還是在逍遙津。不管是那一次,如果不是賀齊接應,張遼軍隊是一定會跨橋追趕的,因為擒殺一員大將也是大功一件,誰又能放棄這樣一個機會?所以,雖然史書將這件事輕描淡寫,但當事人孫權知道,正因為如此,賀齊此後不久的重賞重用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