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臨死前禁止子孫拜謁自己的陵墓,這是為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懿臨死前禁止子孫拜謁自己的陵墓,這是為什麼?

嘉平三年六月,即251年,曹魏權臣司馬懿一病不起,於同年八月病死於洛陽,終年七十三歲。司馬懿之死並不倉促,所以他有充足的時間來安排自己的後事,因此在臨死前,他「預作終制」、「作顧命三篇」。司馬懿對後事的安排有悖於常理,甚至不讓後世子孫祭拜他的陵墓,那麼司馬懿為何要這麼做呢?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司馬懿的遺囑主要有四項內容:第一,陵墓的位置選在首陽山,「不墳不樹」。所謂「不墳不樹」指的是陵墓不用土堆成墳丘的形狀,不種植任何樹木。按照當時的規制,「天子墳高三仞,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樹以欒,士四尺,樹以槐」,只有平民才會「不封不樹。」司馬懿雖然沒有稱帝,但已經是曹魏的權臣,這明顯不合符規制。

第二,遺體入殮時,「斂以時服,不設明器」。所謂時服指的是平常穿的衣服,明器就是陪葬品。按照司馬懿的地位,即使穿黃袍下葬,也沒人敢提出異議。可是司馬懿卻下令穿平常的衣服下葬,而且要求不放任何陪葬品。中國古代講究「生養死葬」,才是盡孝之道,因此厚葬之風盛行,可是司馬懿卻要求薄葬。

第三,「後終者不得合葬」。意思是說死在司馬懿後面的夫人,一律不得與他合葬。第四,後世子孫禁止拜謁自己的陵寢。這個規定是最不合理的,「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對先祖的祭拜是「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可是司馬懿卻違背禮制,不讓子孫祭拜自己的陵寢,這到底是為何呢?

我覺得司馬懿的遺囑之所以有悖常理,主要有兩個目的,也是司馬懿臨終前最擔憂的事情。其一,「不封不樹」、薄葬以及不讓後世子孫謁陵有一個共同目的,這就是隱藏自己陵寢的位置,防止陵寢被盜。戰國道漢朝時期,厚葬之風盛行,結果到了亂世,十墓九空,所以司馬懿想通過這種手段,來達到防盜的目的。

其二,吸取歷史教訓。當年,司馬懿被曹爽剝奪權力,他是如何發動政變,掌控曹魏政局的?沒錯就是高平陵之變!當年,曹爽跟隨魏主曹芳出城,拜謁高平陵,司馬懿這才趁機發動政變,將曹爽一黨斬草除根的。司馬懿雖然病重,但他並不糊塗,因此他臨死前下令,「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

司馬懿死後,司馬師、司馬昭都遵從遺囑,從未祭拜過父親的陵寢。不過,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卻違背了祖父的遺囑,拜謁了司馬師、司馬昭的陵墓,但是「不敢謁高原陵(司馬懿的陵寢)」。西晉雖然統治了天下,但很快就陷入混亂,司馬懿的曾孫司馬睿在建康建立東晉,北方則落入少數民族政權的統治之下。

然而,司馬懿的陵寢卻銷聲匿跡,人們再也找不到他的高原陵了!自司馬懿死後,至今已經過了一千多年,關於司馬懿陵寢的位置說法很多,但卻始終沒有確切的位置,我們不得不佩服司馬懿的老奸巨猾,到臨死前他思緒依然那樣清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