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臨死前,為什麼會要求少祭祀,不起墳不樹碑?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懿臨死前,為什麼會要求少祭祀,不起墳不樹碑?

司馬懿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諸葛亮臨死前要求下屬,「因山而墳,墓地不需要太大,可以容身即可」,同樣的作為曹魏開朝始祖曹操,他也是這樣,不過他要求的是「薄葬」,從字面意義上來說,就是不要在死後搞得太浪費,一切從簡。與諸葛亮,曹操相比起來,司馬懿的要求更為奇葩,他不但要求薄葬,而且還要求後代要少祭祀,而且連墳頭都不用留,更不要樹碑!

司馬懿好歹也堪稱是一代豪傑,為什麼他對死後的自己這麼刻薄?他到底在怕什麼?為什麼要給後人提出這樣的要求?今天,筆者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眾所周知,劉備、曹操、孫權,相爭一生,彼此之間爾虞我詐,為了達到稱霸天下的目的,他們無所不用其極!但最終不是劉備後代,也不是孫權後代,更不是曹操後代一統了天下,而是司馬懿的後人,一統了三國,開創了晉朝。

當然了,司馬懿作為晉朝的開朝始祖,他絕對有資格要求自己的葬禮非常風光,同時也可以要求後人一定要把自己的陵墓搞得非常的高、大、上,要有氣質,要有霸氣之感。但是,早在司馬懿臨死之前就已經交代了後人,要在自己身後事上,不要費太多的心。

在《晉書/帝紀》之中有記載:「先是,預作終制,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這個記載正是司馬懿交代給後人,關於自己死後要如何安葬自己的相關事宜。

司馬懿貴為晉朝始祖,為何要如此小心,如此低調?原因其實有以下四點。

其一,司馬死得其所,但死不逢時。這是什麼意思呢?很簡單,司馬懿在臨死之前,帶頭發動政變,幹掉了曹魏最後的勢力,曹爽家族。並且把,其家族三代都給滅盡了,剩下的曹氏人對於司馬氏來說,根本構不成威脅。

對於司馬家族來說,司馬懿生前算是做了一個最大的一統天下的貢獻。為什麼如此說呢?一者,當時曹魏仍然是實力最大的,東吳早在孫權死後就內亂不止,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力量都在下降。而西蜀,則更是不值一提,劉禪根本扶不動,因而司馬懿在有生之年,根本就沒有進過蜀漢。

換句話說,如果搞定了曹魏勢力,那麼司馬家族便可以一統天下。而他司馬懿則成為新朝的始祖,永世受人敬仰。但是呢,司馬懿終究是看不到他的子孫一統天下了。

即使如此,在司馬懿死前,他為司馬家族掃清了障礙,奪得了最高權利。但是在這個時候,也就是在策劃發動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也就死了。他在這個時候死,對自己的後事肯定不能讓子孫大加操辦。

最好的收取人心的方法就是簡單薄葬,就如同曹操當年死的時候的做法。總之,來說司馬懿是死得不是時候,你想想如果在其子孫一統天下之後,司馬懿才死,他會不會改變當時對於自己後事的處理方法呢?

其二、為司馬家族樹聲威,收民心。這一點,又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也就是在司馬懿臨死的幾年前,曹魏勢力仍然有,只是說不是特別的強大。這很明顯,司馬懿權利反轉者的帶頭人,他肯定得替子孫打通位登九王之門。

再者,司馬懿為了打壓原先的曹魏勢力,通過發動政變把曹爽給廢了。而且連曹爽的門人,包含: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范等個個誅殺,滅其三族。就連曹姓的女子他司馬懿都沒有放過一個,這種狠勁,真是不愧對他的道號「塚虎」。

正所謂權利、富貴均是在險中求,而塚虎司馬懿無異於是三國權利爭霸的最終勝利者。但是他的影響也深深影響著世人,司馬懿當年雖然誅殺掉曹爽及其下屬的三族,但是他也沒敢誅殺跟隨曹爽的二流門人,如:辛敞,王沈等人。

司馬懿當時為何不把曹爽勢力盡數滅盡?道理很簡單,一來害怕輿論,二來也要為其子孫一統天下網羅民心。

其三,為了隱藏自己真實陵墓之所在。說到這一點就很好理解了,這跟諸葛亮、曹操他們的做法一樣。當年潼關一戰時,曹操說了這樣一句話。"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這句話曹操也是說得通俗易懂。意思就是,馬超不死,恐怕他曹操連死後找一塊安靜的地方都沒有。

三國時期幾大傑出人才,諸葛亮,曹操,司馬懿,他們一生得罪的人很多,可以說在世上樹立了很多敵人。如果,不把自己的身後事搞清楚,弄明白,那麼自己死後怎麼可能有個安靜之所容身?

當時的司馬懿雖然說是幫助子孫奪得了權利,但是難保世上沒有仇人惦記他的墳墓。一旦被仇人得知他的墳墓之所在,那麼下場其實會很慘。因此,司馬懿才在自己臨死之前,要求子孫,不起墳不樹碑。如果,起墳樹碑,那麼就相當於是給了仇人機會。這樣一來的話,自己死後的安寧得不到保證不說,還很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下場,例如:墳墓被毀,這都還算是輕的。

其四,擔心天下有變,大權終落旁手。三國時期的人才,多如牛毛。司馬懿雖然幫助子孫奪得權利。但是難保不會出現什麼變故,一旦出現什麼變故,那麼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那麼,什麼樣的方法最好呢?絕對是跟諸葛亮一樣,讓世人都不知道他的墳墓之所在,這才是最好的方法。正所謂人死如燈滅,死了就是死了,就算給你修再大的陵墓,那也是沒有絲毫作用的。

司馬懿當時雖然名聲很大,但是他還是比不過曹操。當然,他死後的安身之所,也不能像曹操那樣做。曹操是命人修了疑塚72座,以此來惑亂仇人,讓仇人很難找到他的真實墳墓所在。從而,保障他的死後安寧。

同時呢?曹操在世之後,就曾經對曹丕說過,要小心司馬懿奪權,而且司馬懿也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後來,過了數十年,司馬懿他也知道自己的門人跟他的距離也會越來越大,不管是政治、謀略,各方面都會不如他。

怎麼辦呢?那最好的辦法就是保住自己的真身, 這樣一來,不管子孫的基業到底如何,那麼他這個始祖的墳墓始終不會遭到他人的破壞。這樣,即使是司馬氏的大權旁落,對於他司馬懿來說也是沒有什麼大的影響的。

綜合分析來看,司馬懿確實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權謀者。在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皆遵從他的遺願,不起墳不樹碑,少祭祀。在後來,司馬懿的子孫,雖然一統了天下,但是卻出現了司馬睿這樣的君主。「無菜果腹,如何不吃肉?」,這簡直是司馬家族的恥辱,司馬睿如此聰明,為何會有這樣的後代子孫?

很快,晉朝陷入混亂,司馬懿的曾孫司馬睿在建康建立東晉,然而天下北方則落入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如此看來,司馬懿臨死之前的安排是絕對有必要的!畢竟,天下又有幾個人可以料到自己子孫後代的發展呢?

即便是貴為一國之君,如果民不順,官不附,那麼政權依然不是你的。當然,在古代最好的做法,就是跟曹操、諸葛亮、司馬懿一樣,放手做事,暢快做人,即使是死了也要坦蕩做人。死後的事情,讓後世人自己去評論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