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郭嘉的一些趣事,歡迎閱讀評論。
公元207年,三國歷史上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跟隨曹操征戰烏丸的郭嘉病逝,一件是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請得諸葛亮出山,因為這時間上的巧合,三國迷中間一直流行這樣一種說法,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彷彿諸葛亮智計不如郭嘉,所以算準郭嘉已死才敢出山,免得承受郭嘉重挫!
那麼這郭嘉究竟有多厲害?真能勝過諸葛亮一籌,讓諸葛亮心生恐懼,龜居隆中嗎?從兩人的兩大著名論斷《十勝十敗論》和《隆中對》,就能看出,兩人根本不在一個級別!
我們都知道郭嘉是曹操時期很著名的一個謀士參謀,可以說曹操前期能夠如此的順利,完全是因為有郭嘉在出謀劃策,我們都知道曹操是一個喜歡猜忌的人,他與劉備不同就是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而且對於兵法以及政治都非常的精通,在與自己的很多謀士參謀進行交流的時候,其實自己都知道答案,只是故意問一下自己的謀士參謀應該怎麼做,但是劉備與孫權就是完全的聽從諸葛亮與周瑜的。其實曹操最開始的時候,也信任一個人,而且只是信任他,這個人就是郭嘉。兩人可以說是形影不離,曹操對於郭嘉也是非常的信服,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是交給國家來拿主意,而郭嘉也沒有讓曹操失望,他的很多決定都是非常正確的。
在郭嘉做出的幾點決策中,比較有名是以下四個:第一是當劉備與袁紹聯盟對抗曹操時,當機立斷打擊劉備,解決了官渡之戰的後顧之憂。第二是斷言孫策不足為慮,重點備戰袁紹;三是佯攻劉表,促使袁紹兒子互相殘殺。四是北方平定後,兵出險招,遠征烏桓。他的每一次建議,曹操都百分百信任。正因為郭嘉對局勢的準確把控,才讓曹操迅速崛起。
郭嘉從小就飽讀詩書,很早就已經學富五車了。在二十一歲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可以去幹一番大事業了,於是就選擇去尋找賢主。當時袁紹是非常厲害的,他覺得作為四世三公的袁紹陣營可能是非常倆還的,於是就加入了袁紹,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之後,他發現袁紹只不過是徒有其表,根本沒有什麼才華。所以他覺得再這樣下去就是浪費時間,於是就離開了袁紹,後來經過荀彧的引薦,就加入了曹操的陣營。
這個時候的曹操身邊正愁著自己沒有軍師,雖然有荀彧等人,但是他們大多數是在治國方面才華橫溢,真正在軍事方面強的謀士參謀還是郭嘉的能力更勝一籌。所以這個時候曹操可以說是非常歡迎他的,加上是荀彧推薦的人才,他覺得肯定是一個能力非常強的,所以就給了他很高的待遇。郭嘉平時很喜歡喝酒,有的時候在曹操面前醉醺醺的,這要是換了別人早就軍法處置了,但是曹操卻不會怪罪郭嘉這樣的行為,因為他知道郭嘉是可以讓他走向勝利的人。
郭嘉不僅在對局勢的判斷上空前的準確,並且能夠在艱難的情形下做出果斷的決策,這是諸葛亮所不能比擬的。郭嘉的英年早逝在一定程度上讓曹操一統天下的志向不能實現。而諸葛亮最有名的隆中對提到的佔據荊州益州而三分天下的戰略,最後也僅僅實現了一半而已,荊州最後落入了東吳之手。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蜀國的實際決策者,卻六出祁山,無果而終,不也是其能力的一種證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