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之治是司馬炎統一全國後出現的一個經濟繁榮時期,歷時十年。晉朝建立時內憂外患,既有孫吳威脅,又有曹魏勢力的陰影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司馬炎勵精圖治,開創太康之治。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曹魏鹹熙二年(265),司馬昭病死,司馬炎繼承了相國晉王位,掌握全國軍政大權。不久,曹魏皇帝曹奐禪位於司馬炎。司馬炎登上帝位,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並改元泰始。晉王司馬炎成了晉武帝。
這時的晉武帝心裡並不輕鬆,他很清楚,雖然他登上王位寶座,但危機仍然存在。從內部看,司馬炎的祖父、父親為了給司馬氏家族奪取帝位鋪平道路,曾經對曹操以後的曹氏家族以及附屬勢力進行了殘酷的屠殺,這件事所造成的陰影仍然橫亙在當時人的心中。從外部看,蜀漢雖平,孫吳仍在,雖說此時的東吳已不足以與晉抗衡,但畢竟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內憂外患,促使晉武帝明白,要想鞏固政權,進而完成吞併東吳、統一中國的大業,就首先要強固統治集團本身的凝聚力,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採取懷柔政策。為此,晉武帝在即位的第一年,即下詔讓已成為陳留王的曹奐載天子旌旗,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皆如魏舊,上書不稱臣。同時又賜安樂公劉禪子弟一人為駙馬都尉,第二年又解除了對漢室的禁錮。這不但緩和了朝廷內患,尤其是消除了已成為司馬氏家族統治對象的曹氏家族心理上的恐懼,而且還安定了蜀漢人心,進而贏得吳人的好感,為吞併東吳取得了主動權。
為了盡早地使國家從動亂不安的環境中擺脫出來,為統一奠定牢固的基礎,無為與寬鬆政策成了西晉之初的立國精神。這種立國精神,在國家的各種領域中充分地體現出來。
泰始四年(268年),晉武帝詔書中明確指出:「為永葆我大晉的江山,現以無為之法作為統領萬國的核心。」同年,又向郡國頒下5條詔書: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撫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
當年,曹魏王朝的奠基者曹操繼東漢的動亂政治之後,為了安定人心,恢復國力,曾實行了比較寬鬆開放、節儉求實的治國方略。但到了曹丕統治時期,政治漸趨嚴厲,社會風氣亦腐敗,曹操當年的風範已不復存在。皇帝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往往不斷把強大的物質重負轉移到百姓的身上,而長期的戰亂更使百姓在慘淡的生計之外,還在心理上增添了一種恐懼與疲憊之感。在這種情況下,晉武帝反其道而行之,提出無為而治的強國方略。
西晉開國至太康年間,經濟發展迅速,確實是一個富得流油的國家。據史學家干寶說:當時牛馬在野外隨便放牧也不用擔心被人牽走,人們居住的地方,大門常常開著。相遇了就像親人一樣和諧。如果你沒吃了,隨時有人會救濟你,幸福指數滿滿。
但是,在晉武帝的帶頭提倡下,朝廷裡的大臣把擺闊氣當作體面的事。於是在太康時期,炫富、比富之風在社會上很流行。與此相匹配的是好逸惡勞和沒有進取精神。他們懶散不愛走路,做事漫不經心,不思進取,連穿衣服也選擇寬鬆的式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