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開始了他最後一次北伐。按照慣例,曹魏方面還是派遣司馬懿迎戰。但不得不說,司馬懿根本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只能選擇固守與蜀軍拼消耗。最終司馬懿熬死了諸葛亮,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出現。司馬懿的兵力比諸葛亮多出8萬人,但司馬懿為何不敢主動出擊。除了諸葛亮用兵高明以外,還有就是蜀漢軍隊強悍的戰鬥力。
在三國鼎立局面形成之後,三國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魏國總人口430多萬,擁有兵力40餘萬。吳國總人口230多萬,擁有兵力25萬。蜀國的家底最差,蜀國只有90多萬人口,兵力9萬餘人。並不是說當時只有這麼多人,而是說能夠統計到的人口只有那麼多。當時有很多人都不在控制之下,也就是黑戶。蜀國的總兵力只有9萬多人,諸葛亮率領軍隊北伐時,需要留下一部分防禦東吳,還有留一部分鎮守南中。
所以,諸葛亮能夠用於北伐的兵力不超過5萬人。在三國演義中說,經過諸葛亮七擒孟獲後,南中地區沒有反叛。但在真實的歷史中,南中地區多次反叛,蜀漢需要在南中留下一些部隊。諸葛亮率領軍隊北伐之後,魏國方面派去司馬懿迎戰。魏國的兵力比蜀國多得多,司馬懿統帥10多萬軍隊出戰。從兵力上說,司馬懿比諸葛亮多8萬以上。按照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應該是司馬懿主動進攻才合理。但真實的情況是,諸葛亮在主動進攻。
面對諸葛亮的進攻,司馬懿完全是被動防禦,與諸葛亮拼消耗。司馬懿為何不敢出戰,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諸葛亮指揮水平很高,司馬懿不是對手。第二,蜀漢軍隊的戰鬥力強悍,即使是正面較量,魏國軍隊也不是對手。在軍隊訓練方面,諸葛亮很有辦法。將不同種類的士兵,編入了不同的部隊。此外,在武器水平上,蜀漢軍隊也超過了魏國。
但是諸葛亮也有軟肋,那就是後勤。蜀漢的國力貧弱,再加上山區運糧困難,諸葛亮沒有能夠打持久戰。司馬懿就是看透了這一點,才選擇利用拼消耗的辦法對付諸葛亮。縱觀中國歷史,不但是蜀漢政權,後來的後蜀政權也是這樣。佔領了隴西部分地區,但隨後就被後周軍隊擊退。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一點至關重要。即使在現代戰爭中,後勤也是重中之重。
諸葛亮去世之後,蜀國進入了休養生息時期。蔣琬和費禕都駐紮休養生息,但是在費禕被暗殺之後,姜維開始主政。認真的說,姜維是一個合格的軍事將領,但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姜維打破了諸葛亮的部署,這對蜀國的影響非常大。在姜維主政時期,蜀國軍隊的戰鬥力也在下降。到了三國的後期,魏國軍隊開始與蜀漢軍隊正面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