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時期,魏蜀吳圍繞著荊州展開爭奪戰,東吳呂蒙背信棄義,偷襲關羽得手,最終讓蜀軍大敗,魏吳平分荊州。在這一戰中,跟隨呂蒙討伐關羽,並在臨沮截擊關羽,擒拿關羽、關平父子以及蜀中重臣的,是一位名叫朱然的年輕將領。朱然的才能深得呂蒙喜愛,呂蒙彌留之際,孫權問呂蒙:「假如你不能再起來為我效力,誰可以代替你呢?」呂蒙回答說:「朱然膽略、守業都充足有餘,我認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因此朱然開始了自己的統帥生涯,直到公元249年去世。
在《三國演義》中,朱然這個名字沒有過多地被提到,而且在夷陵之戰前,朱然面對蜀軍還打了不少敗仗,故而民間對其印象並不深。到了1984年6月,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南郊安民村境內發現了一座三國時期的墓地,這座墓的主人就是吳國將領朱然,朱然這個名字,可能跟隨墓中的一樣東西而傳遍五湖四海。
這個東西名叫木屐,我們在看有關日本的電視劇時,都會發現日本人喜歡在居酒屋這樣的地方穿著木屐活動,無論是服務的歌妓還是來照顧生意的客人都不例外。而且,木屐的抓地力特別適合山間修行的僧侶和出來野營的人。只是有一個問題,日本人總是認為木屐是他們發明的,那些方形、圓頭的木屐都應該歸屬於日本的文化遺產。
安徽朱然墓的發掘,便可以給我們提供木屐歸屬中國發明的鐵證。在對發現的朱然墓進行考古的時候,工作人員發現有被盜竊過的痕跡,但是盜墓賊的不仔細和技術有限,令許多文物依舊保存在墓中。最後,考古人員挖掘出了文物140多件和6000多枚銅錢,文物裡面絕大部分都是漆木器。其中描繪宮廷生活的「宮闈宴樂圖」漆案、道德禮教題材的「百里奚會故妻圖」、「伯榆悲親圖」漆盤等為漆器珍品,為研究三國時期的文化提供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除了這些文物,還有一樣便是漆木屐。這就表示,至少在三國時期,木屐就已經存在於中國大陸了。而且,歷史文獻還記載過不少木屐的事件。就比如說同在三國時期的《神仙傳》一書中,便記載了一則曹操和左慈的故事:「後出遊,謂慈俱行,令慈行於馬前,欲自後刺殺之。慈著木屐,持青竹杖,徐徐緩步行,常在馬前百步,著鞭策馬,操兵器逐之,終不能及。」這說的就是啊,曹操騎著馬向刺殺走在前面的左慈,結果怎麼都趕不上,左慈穿的還是木屐在走路。
不僅如此,木屐在中國的歷史可能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就開始了。在一處墓址中,我們就發現過兩件殘存的木屐,分析成分後可以確定有著四千多年的歷史。所以說,事實勝於雄辯,日本人還特意來到中國請求將朱然墓中的木屐帶去日本展覽,讓他們國家的人好好看看誰才是木屐的發明者,誰才是他們的祖先,整個日本史學界都得為此而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