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陳宮的故事嗎?接下來三國網小編為您解讀。
曹操與陳宮,這兩個人在演義裡的故事耳熟能詳。
曹操因刺殺董卓而被捕,然而在獄中卻遇到一位清士,沒有將他獻給董卓求得利祿而是協助他逃出生天,而且還打算與他一同成事。
然而路上在呂伯奢家中,曹操因為多疑殺掉好心招待兩人的呂伯奢全家,激起陳宮的愧疚之心也就罷了;曹操展露為人的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更是讓陳宮聽得驚心,發現兩人為人處世之道恐怕差距甚遠,於是不辭而別。
演義中兩人再見是在曹操立足北方已穩,攻打呂布之時,這時陳宮已經是呂布的謀士參謀。曹操圍下邳,殺呂布,陳宮也在此堅持人格,坦然赴死。
正史雖然和演義略有出入,但陳宮確實事過曹操、呂布二主。其實陳宮是做過曹操的謀士參謀的,曹操早年攻打兗州時,陳宮前往兗州陳情利害,用才智幫曹操不廢一兵一卒拿下了這個地方,在其他曹操積累實力的戰役中也出力不少,兩人關係之好也一度為曹操陣營中的群臣所樂道。
然而在士族政治走上舞台的歷史背景下,出身寒族的曹操對於世家既可以禮讓三分,也可以辣手無情。陳宮身為名士,年少時也與知名之士相互結交,比如寫下《章華賦》的名士邊讓,他們的陣營應該都屬於世家大族。
為什麼呢?
從漢代開闢的的察舉制演變到漢末時,都是官家舉薦官家,士族推舉士族來做官;再加上漢魏時經濟不夠發達、紙質書成本不夠低,也沒有好的印刷技術,所以只有士族才能夠傳承「家學」,文化是被壟斷在「士」這個階級以上,能憑借舉薦做上官的都是士族。曹操父親是宦官的養子,雖然能夠觸及文化,但士族從來就沒瞧起過宦官,曹家也由此從不在高門以內。
曹操出於恩威並施之道,殺過不少名士,佔據兗州後也下令處死一干兗州名士,而這當中有不少陳宮的好友被殺,陳宮不忿;加之曹操打壓世家,陳宮免不了看得心內不安,曹操後來征討徐州大肆殺戮無辜百姓也與陳宮的理念相悖,於是陳宮決定背叛曹操。
由此陳宮在兗州叛亂,迎呂布立足。後來又跟隨呂布到徐州,以為以呂布的勇武和自己的謀略應能成事。但呂布在智慧上和曹操畢竟差了太遠,在到徐州以後,呂布首先是被本地謀士參謀離間,疏遠陳宮,後來陳宮也給呂布手下的叛將出過策,呂布雖出於尊敬而不追究,但兩人關係降到冰點。
所以最後即便陳宮出的計策是唯一的正確選擇,呂布也一句都沒聽進去過。也許陳宮事到如今也明白了主公的知人之智是何等重要,然而他已經沒有選擇了。
陳宮死前確實和曹操有過一段對話:
太祖笑曰:"今日之事當雲何?"宮曰:"為臣不忠,為子不孝,死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宮曰:"宮聞將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老母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宮曰:"宮聞將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復言。宮曰:"請出就戮,以明軍法。"遂趨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宮不還顧。宮死後,太祖待其家皆厚於初。(《典略》)
陳宮這樣說,是出於對曹操的瞭解。
他瞭解曹操心中自有一套評判人的章法,而他的最終品級恐怕會影響所有和他有關的人事在曹操那裡的待遇,而他的回答彰顯了他最大的優點:智略和氣性。生死臨於眼前,他鎮定對答,出口仍然成章,是智;而把一切交給一個「在明公也」,則是在和曹操講士者之間的氣度。
他首先拿準曹操顧及「氣度」。「將以孝治天下」、「將施仁政於天下」、「明公」,雖然是好聽話,但這時候講又不失氣節,曹操必定不會當眾打自己臉說「非也,我不是,我將殺你全家」這樣的話來把殘暴奸邪相往自己臉上掛吧?
第二,曹操厚待其家人,會顯得曹操深明大義,士人會更願意歸順他,也符合當時的「戰爭道德」。交戰相爭,本來是男人之間的事,各為其主罷了。遵守禮節雖然不會帶來多大的實質性好處,但更容易得到好一點的名聲,讓人願意合作;做的太過則相反,可能其他人慢慢會把「除禍」作為共識,而曹操對外平衡得一向很好。
再來就是兩人確實有過交情。陳宮是曹操早年的功臣,曹操拋開權謀之舉,確實算是性情中人,這份掙家底的情誼他不會完全不顧。
這樣去死,確實應該是最明智的選擇了。跟將死之人一諾,背信恐怕顯得更為可恥,曹操又不會供不起這一家人的飯吃,故而「待其家皆厚於初」。至於陳宮之子長大後,首先畢竟陳宮先背叛曹操,後來又死於自己的選擇導致的錯誤立場;曹操又厚待於他。陳宮與曹操並非仇敵,其子復仇的動機也確實不很充足。即便想要復仇,以曹操的戒心和能力,謀士參謀之子又有多大的可能近身成功呢?
何況三國乃至先秦亂世時的戰爭本就往往如此,朋友之間也可能有刀戈相向的一天,不論生前立場如何,照顧朋友的老幼遺孀也算是某種共識。
就像春秋時的道義如今談論起來會顯得很驚人一樣,三國時代也存在著某些「過時」的禮義。在生死紛爭實在太過平常的時代,身懷智慧的人明白善因可貴,所以懂得妥協。